2020年,自夏至冬,我都在平潭岛家乡度过。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公铁大桥、游客日多,旧地新貌,令人深感巨大变化,开发力度。但是,发展的负效应现象,显然也值引起高度关注。
每年入秋,青蟳上岸。 过去,龙凤头沃口礁石间,常有青蟳藏匿。夜间,它们在石边爬行,留下爪痕;清早,只要循迹即可捉到。少时,我是村里捉蟳高手,每潮水都有捕获。母亲将青蟳切块,油鍋稍炒,入水煮成白色浓汤,其味鲜美;一直到上了平潭一中,才降低捉蟳的兴趣。在外几十年,返乡勾起少时往事,欲重续讨小海乐趣,入秋后,备了捕具,连去多次,在过去捉蟳的礁石间环巡,竟连一个蟳爪痕迹都未见到,令我大失所望,青蟳在这里消失了!
入冬,是紫菜收获季节。历史上,平潭紫菜名气不小,曾是清代皇城贡品。龙凤头海边的磹紫菜,虽然不属上乘,但每年夏未秋初,菜民都会在紫菜磹上,泼洒石灰水,除灭杂质,促使紫菜生长。记得那时,清磹季节,菜磹一片白色,不久就会长出紫菜。头水菜质量最好,二、三水次之,直至散磹,才任人采收。菜民们每年都有不菲收入。这是自古传下循环不竭的岛民生产方式之一。谁料,这一景象如今也不再了。11月15日下午,我到龙凤头海边的长山后菜磹,只见偌大磹石,一片光秃,不见一絲紫菜!村民黄吓少说,十多年来,青蟳没有了,连紫菜也不见了。
青蟳是对生态环境敏感的海产蟹类,紫菜繁殖孢子对水质的要求尤其很高。它们无疑是环保的天然检验师。其消失不见,显然与海水汚染有关。平潭大开发以来,龙凤头近海的污染问题,一度引起社会关注,县城废水直排沃口,群众反映、记者采访、网上报道、图文累累。今年6月间,青屿前一条长百余米的污水管,才被拆除。村民反映,近段尽管采取了截汚措施,但经沃仔角沃口的一条地下排汚管,仍时有污水排入海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落实环保措施,维护生态安全,这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2014年11月4日,习总莅临龙凤头沃口视察时,再次嘱咐要保护好这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青蟳、紫菜重现之日,就是水质恢复、环保落实之时,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