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说陆游
  作者:陈有芳  浏览:1468  发布时间:2023/2/25

陆游(公元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父亲陆宰带着一家人几经辗转,才逃回故乡山阴。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与其往來的都是一些爱国人士,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

靖康二年(公元1126)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金兵占据中原,大肆劫掠。南逃赵构在临安(今杭州)拼凑小朝廷,史称“南宋”。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不图进取,继续奉行妥协投降政策,媚敌求和。抗战派和投降派的斗爭十分激烈。陆游早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大志,决心为收复中原而奋斗。进入政坛后,成为抗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常常受到投降派的嫉恨和打击。

以赵构为首的投降派,复土无方,打压有术。南宋不是无人,而是栋材弃用,甚至摧残迫害。逆境之下,陆游和辛弃疾等,被到处调谴,不让在前线效力;仅在福建,陆游就在宁德和福州两地任过地方官。陆游身在后方,心在战场,仍坚持理想,始终不渝。66岁以后的20年中,他长期在老家山阴居住,仍念念不忘收复中原。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诗的成就尤其显著,韵律规整,寓意深刻,朗朗上口。“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仍有9300多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品特别丰富的一位诗人。

陆游所写的大量诗作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放射出耀眼光芒。由于南宋统治者尸位素餐,无能失职,长期向侵略者屈膝求和,苟且偷安,致政局颓废不振,败绩连连,一些人抗敌意志消沉了,尤其是那些官僚士大夫,不管国难当头,醉生梦死,还结党营私、爭权夺利;尤其拥有重兵、身处抗金前线的将军们,也放弃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而沉湎于骄奢淫逸生活之中。诗人对此进行了揭露和鞭笞。

《关山月》就是这类诗中最著名的一首。《关山月》原是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曲牌之一,其歌词内容大都描写边塞风光和战爭场景。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春,时陆游在成都安抚使范成大的属下任参议官,借用乐府旧题抒发对时事的感慨。“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霄垂泪痕”,深刻抨击放弃救国复土的投降路线。

《书愤》写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这年,陆游62岁,从江西免官回乡己经6年。虽闲居山阴,依然不忘国事。在这首诗里,他以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自比,认为自已完全可以担负抗金和统一中国的重任,只是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自已不能一展抱负,实现壮志,所以对朝廷妥协苟安,权奸误国无比忿慨,诗人抑郁悲忿,忧国如焚情怀,尽显其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最为感人的,莫过于陆游85岁临终时写下的《示儿》一诗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惦记的多是子孙后裔和持家财产,而使诗人最放不下,牵挂心头的,却是收复中原,拯救沦陷区受难百姓,表现出至死不忘祖国统一事业的战斗豪情,从而感动了许多后人。正如岳飞《滿江红》词那样,每当民族危难关头,《示儿》一诗,总也成为激励天下健儿的战斗檄文。陆放翁临死不忘收复失土,炎黄子孙理当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效力。

800年前,诗人的爱国诗章,至今流传天下,每读令人热血沸腾,社稷在心;陆游的大名,依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炽热的民族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组成部分。对照当今一小撮数典忘祖,叛国裂土的“台独”分子,其面目是何等的卑劣可耻,令人不齿。南宋小朝廷未几覆亡的下场,必然也是他们不久的未日!

作者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

2022.2.23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