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廊桥与茶文化
  作者:杨世玮  浏览:8334  发布时间:2010/11/12
政和廊桥与茶文化
杨世玮
闽浙边界,政邑山乡,以高山地势为主,崇山峻岭,溪流纵横,一座座横亘在幽谷深涧上的廊桥,是先民遗留的文化瑰宝,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桥梁。据民国《政和县志》记载,政和当时有古桥235座,其中绝大多数为廊桥。今年文物普查发现,政和现存各类廊桥100余座。千百年来,她不仅成了山里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更成了政和山里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历史长河中静默成为风景的廊桥,托起了政和山里人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家园。历史不能忘却,文明不能割裂。政和的廊桥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在文史资料方面,有明朝尹直的《重建星溪桥记》、邹希贤的《熙宁桥记》,清朝秦韫的《星溪桥后记》、袁鸿的《魏桥序》和民国宋秉和的《流香桥记》等等。这些珍贵的文献能带领我们走进政和廊桥的历史天空。廊桥实用又美观,成为政和山区的一大旅游景点,而在这古老的廊桥中还蕴藏着许多政和人民特有的廊桥茶文化。

廊桥大木桶茶文化

旧时,在政和廊桥上施茶十分普遍,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与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息息相关。政和县地处闽北山区,群峰连绵,山高路远,古人有“高峰万刃插云端,直上山巅纵大观”的描绘。在过去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出行多有不便,尤其高山区的二五区人,一旦跨出门槛,就同山路石阶打交道,到集镇一趟近者十余里,远则上百里,时常挑着柴火、山货进城,带着从城里买的货物回家,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实是艰辛。为使路人在途中有个乘凉、避雨的歇脚点,在沿途的廊桥上,一些乐善好施的山里老人,自愿或受村里委托,在凉亭及路边的寺庙、道观免费为路人施茶。
曾经在政和县高山区那一座座古廊桥上无偿供应的凉茶,全年不断,但以夏秋为主。供田间劳动生产的农民和路过的行人解渴,所以当地农民又把这一廊桥称为“烧茶桥”。在古廊桥附近的上百户人家会主动轮流到这里烧茶。每天轮流一户,周而复始。轮到烧茶的农户里的家庭妇女会主动到这里烧茶。她们先挑水洗刷烧开水的铁锅、装茶水的木桶和喝茶用的竹勺,然后挑满一大锅水,生火烧柴;待水滚后。接着把茶叶平分在旁边的两个大木桶中,并冲泡上滚水。茶的种类有茶叶、端午茶、山苍柴、茵陈等,茶叶来自当地的田坎茶,菜囮茶和荒山野茶,这些茶虽然粗糙,但显野山茶真味。两桶茶水烧好也已到中午了, 当在田间耕作的劳力或过路的人们进入凉亭,随即豪饮几滚(筒),歇息片刻,顿觉一身凉爽与轻松,离开时向施者说声“多谢茶”,以表达谢意。
而在田间耕作的劳力则抽空于午际,或有设座纳凉,或有随心饮啖,或有架床卧寐,吝于日而赢于风,亲于水而离于火。爽然如梧桐之晚风,冷然如芭蕉之晓雨,恍然如昼梦之初醒,快然如始浴之方起。俨若唐皇之含元殿,汉帝之承明宫的清爽优雅。其为乐有不可得而形容者,此则桥上乘凉之快也。去过“烧茶桥”的人都知道,政和的“烧茶桥”已经走过200~300年的历程了。 
廊桥大瓷茶壶文化
   
  走进政和那一座座木拱古廊桥,我的记忆恍惚到了几百年前,似乎看见先人们在古道上留下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农作的乡邻、赶考的举子、忙碌的商贾、离乡的游子无不在古廊桥上驻足停留,淡忘了辛酸愁苦,留下了踌躇希望,也留下了一桥的故事。在政和多彩多姿的古廊桥中的房屋还住有人家,他们通常就在廊桥上来一间小店铺,门前摆一张八仙桌, 桌上摆着一只大瓷壶,大瓷壶一般高20厘米,直径12厘米,白色,画有吉祥的人物花鸟或山水虫鱼等。主人将中等茶叶放在圆筒形的大瓷壶中冲泡,冲泡后放置在用稻草或棉絮制成的保温桶(茶寿)中,再盖上保温盖。买茶喝的人随要随有,店主即用饭碗或大瓷杯倒茶送上。尽管茶水的品质属于中等,算不了品茶,但可以解渴。过往的商人旅途歇憩、茶客解瘾品饮、农民疲劳口渴,所以他们总是喝得津津有味。有时还会要一两种诸如炒花生、炒大豆之类的大众化茶配。来者都是客,在廊桥里,喝茶的人在这个时候边品茶边扯山海经,无奇不有,无所不及。
   
廊桥祭祀茶神文化
  政和廊桥的显著位置大多设有神龛,祭祀观音、临水夫人、真武大帝、门神、财神或茶神。在政和县锦屏村水尾桥上,人们把真武大帝奉为百姓和茶叶的保护神。那是因为产于海拔 1000 多米的政和县锦屏村仙岩周围的锦屏仙岩茶,历史悠久,其,闻之芳香扑鼻,饮之醇香味浓,饮后味道回甘,色、香、味独特,而被誉为“上品”。清道光年间仙岩茶就有茶行二十多家。据史料记载:仙岩茶原名(芽茶),宋徽宗政和五年( 1115 年)被选作贡品,改名“银针茶”。《政和县志》有郭斯垕游后留诗曰:“雅童享茶敲石火,林僧剖竹引岩水。”乾隆 55 年( 1790 年)政和知县蒋周南在饮茶中曾作《咏茶》诗曰:“丛丛佳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茶族实柯,谁信芳根枯北死?别晓灵茶产东和。”同治十三年( 1874 年)江西茶商赵老板来政和用仙岩嫩茶倡制“仙岩工夫”红茶、仙岩工夫、运到福州、福州茶商争先抢购,因其品质优良,故,福州茶行每年非得“仙岩工夫”运到才开市营业。锦屏仙岩茶一年可以从“清明”直到“白露”,采茶3次。这么好的茶一传十,十传百,茶农出门销售茶叶,然后换回白银经过锦屏水尾桥回到家里,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乌换白”的典故。锦屏水尾桥,始建于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廊桥建成以后常常毁于山洪或火灾,屡建屡毁,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刚上任政和知县福荫再建廊桥时,请来了真武大帝坐镇,从此再不遭受水火劫难了。人们把真武大帝奉为百姓和茶叶的保护神, 如今在桥屋北侧中央设有神龛,神龛里真武大帝手持斩妖神剑,正襟危坐,金童玉女肃立左右。神龛背面木板上有一酷似麒麟吐火的壁画,栩栩如生。神龛外侧木板两边镶嵌两幅木雕版画很是精美。后人又在板画贴上一幅对联:“手接宝剑斩妖邪,脚踏龟蛇镇百怪”。 每逢茶市开市,或农历三月三、五月五,茶农们早早地就从四面八方会集到锦屏水尾桥上,摆上供品,点上香火,人声鼎沸,香雾绕缭,虔诚祭祀,祈求廊桥平安,祷告茶乡兴旺。 
古廊桥与“茶联”
在古廊桥上,几乎无处不“联”。廊桥里的楹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有些满载楹联的廊桥简直就是一座楹联展览馆。盛夏时节,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每每在农事,家务宽驰之时,人们不约而同聚拢在古廊桥上。一登斯桥,顿感和风习习,蚊蚋敛迹,不觉炎蒸之去体。小孩嬉游奔驰,老者谈笑风生。文人墨客闲暇细品那些缀饰于廊桥的茶联,有如茗香爽口,意味隽永。 
    交龙桥两边廊柱的一副对联写道:“茶后行者行,莫愁劳燕分飞,放眼光明路正远;桥中过客过,若访雪鸿遗迹,印心名胜景尤佳。”到此观赏大梨溪村十景(龙池宿蝎、凤岗楼云、长江束带、长虹卧波、岩蛙戏水、石狮朝阳、福真宝刹、新亭关建、古树卫乡)的茶客坐定下来,品茶赏联,可受哲理熏陶。
重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的外屯乡洋后自然村那洋后桥, 在上世纪60年代省道开通之前是政和通往闽东各地的必经之路,也是洋后自然村的风水桥。在廊桥楹柱上有一副对联:“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味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这副廊桥联对仗工整且雅俗共赏,娓娓道来,颇有民歌味道,读后令人消疲解乏。
在杨源乡楼下村东南方向约三公里,有一个峡谷——龙滩溪峡谷。置身谷中,但见千山起伏,奇峰高耸。在这高山深谷,竟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单孔廊屋式贯木拱桥在峭壁间凌空飞架,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龙滩桥。廊桥中的茶联写道:“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桥俯视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这副廊桥联状物写景,寄寓着人生哲理,真是意蕴不凡。位于东平镇苏地村的象牙福堂桥上有一茶联撰得平仄工稳又富有哲理:“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坐落于杨源乡以东3公里处的落岭桥两头是拔地而起的山岭,地势险峻,该桥建在杨源通往屏南古道上,是连接闽北与闽东的重要桥梁。廊桥有联云:“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品评此语气亲切的联语,对于长途跋涉者来说,顿感疲劳骤减,诚可谓:“香茶一杯解乏力;好话三句振雄心。”
    岭腰乡后山桥上的茶联写得很含蓄:“无价风光易得;有情茶味难寻。”长寿桥的亭柱上挂有一副茶联:“茶能解渴何妨饮;桥可乘凉且慢行。”此联通俗好记,“何妨饮”和“且慢行”又写得如此亲切,自然会引人入桥品饮、纳凉。杨源乡矮殿桥南边桥首的英节庙里供奉着杨源张姓祖先福建招讨使张谨、张谨夫人、他的副将郭荣、郭荣夫人以及他的长子张世豪。每逢八月初六张谨生日和二月初九他的副将郭荣生日,杨源就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并在英节庙的戏台上演三天的四平戏,以敬祖娱人。桥上曾有两副茶联是:“南北两途往来凭解渴;古今一样善恶看收场。”、“甲歌丁舞且下十石酒;南来北往适中一杯茶。”两副茶联均把品茶看戏休息融为一体,看似平淡,却有深意。 
茶联是对廊桥的缀饰,也好像给茶叶添上了诗情画意,使人饮之、爱之、品评之,进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政和廊桥是政和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深邃的历史轨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功用性也是任何古典建筑难以比拟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古典建筑。它不仅连通了此岸与彼岸,也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其珍贵的交通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水是文化的使者,桥因水有灵性,而水因山而婀娜多姿。连绵不断的茶山,百年古朴的廊桥,奔流不息的河水,萦绕着朵朵白色云团的蓝天,挥就了如梦似幻的山水廊桥,也绘就了大自然美妙的画卷。
通讯地址:福建省政和县政协办公室  杨世玮  收
联系电话:13850950907
上一篇:酒 缘
下一篇:岳母的糍粑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