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居家养老模式初探
  作者:林金山  浏览:1600  发布时间:2013/10/22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新趋势,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新要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集美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强化党政主导作用,完善老龄法规建设,拓展惠老优待领域,加快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把居家养老工作纳入集美区社会救助“绿洲计划”,率先在集美街道盛光社区、杏林街道纺织社区等10个社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初步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机制,老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老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   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集美区户籍人口21万人,60岁以上老人2.5万人,占户籍人口11.9%,已经快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如何适应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就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集美区委、区政府秉持“老龄工作就是最大民生”的观念,重视、支持老龄工作。区委书记黄锦坤明确提出,“‘关爱民生从关爱老人做起’,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居家养老工作,把它们作为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区长倪超表示区里每年新增财力的大部分要用于民生保障,老龄事业经费不能只满足于有求必应,而应该主动确保,优先安排。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对居家养老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居家养老新途径,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推进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文明,构建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确立,必须加强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民生工程,也是一个民心工程,事关集美全区老年人晚年生活福祉,事关每一个家庭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更新,是破解日趋严重的养老服务难题,是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

为了更好地探索适合于集美地方居家养老服务的最佳模式,旋即成立了“集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聘请退休的原区委书记郑德发同志为顾问,具体指导有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结合集美涉老机构整合的区情,把居家养老办公室设在区老龄办。各镇街及试点社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负责居家养老的指导、协调和开展。与此同时,健全了居家养老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了周例会月巡查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一召开碰头会,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下一步工作。规定每月到试点社区检查督促,确保了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二、   深入调研,探索服务模式。

集美区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老年信息数据库,对试点社区老年人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健康状态、服务需求等资料进行全面采集、汇总、分析、归类。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江根云副区长亲自带队到各镇街试点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集美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派员奔赴上海、青岛和宁波等地学习考察居家养老的先进经验,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区老年学会也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调研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由集美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及一批研究生组成课题组,深入各试点社区走访调研,形成了《空巢老人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根据调研数据、学习座谈、考察借鉴、专题调研报告等资料,确定了服务对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逐一入户,倾听老人的想法,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归结起来有四种模式:一为无偿服务。对特困空巢老人中半自理、不能自理以及“三无”、“五保”老人实行无偿服务,由政府出资将补助款发到家政公司或养老机构,提供入户服务;二为低偿服务。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及70岁以上生活困难、体弱多病的人员,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低偿服务;三为有偿服务。对于生活自理困难又有经济能力的老人,采用有偿养老服务方式;四为低偿边缘服务。低偿边缘服务属于低偿与有偿之间一些老年人。通过深入调研探索,初拟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为试点准绳,开展居家养老的试点工作。

三、   选配人员,建立激励机制。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选配合格的基层工作人员。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从大学生中招聘工作人员。每个镇街招聘2名,专门负责居家养老工作事务,指导村居搞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选聘工作按照区招镇聘原则,严把入门关,根据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笔试面试,确定人选,先培训后上岗,明确居家养老的目的、任务、做法及考评办法等。同时,给工作人员压担子、给任务、有事干,带工作人员亲临试点现场察看,给予指导,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存在问题。上岗后的工作每月一安排,每月一汇报,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工作人员按制度开展工作,每月5日召开例会,汇报上月的工作情况,布置下月的工作安排。每个镇街轮流开会,交流居家养老工作经验,年终总结评比工作进行讲评,促使居家养老进入规范化。居家养老工作人员采用一年聘任制。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和工作实绩进行评定。对为居家养老服务做出成绩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续签次年的工作合同,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予以解聘。通过这样的激励奖惩制度,促使居家养老工作充满生机勃勃的积极状态,步入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常态化。由此可见,选聘优秀的居家养老工作人员是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关键所在,必须选好用好。

四、   建立机制,确保经费支出。

集美区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社会救助“绿洲计划”的重要内容来抓,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高度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进程。研究制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办法,从政策上加以保障,促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快速发展,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长效机制顺利运行。政府加大区、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专项经费的安排,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足额到位。2010年政府经费安排了      万元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低偿服务。除了上级下拨的经费外,区财政给每个试点社区另配套5万元,充分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了市里补助6万元之外,区里对服务中心另补贴5万元,不足部分由镇街财政承担。政府安排的居家养老经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困难老人、独居老人的补助经费;二是返聘人员的工资费用;三是偏远地方老人活动场所的扶持。这些经费由区和镇街两级财政各承担50%的办法予以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各镇街也追加当年的财政预算。如集美街道先后投入40多万元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进行装修和采购器材设备,该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内设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乒乓球室、日间照料室、谈心室、多功能厅等,为老人提供了读书看报、健身休闲、棋牌娱乐、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护理陪伴、心理咨询等服务,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五、   因地制宜,开展分类指导。

在进行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试点中,集美区把志愿服务、有偿服务对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无偿服务、低偿服务的标准进一步细化,把由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确定为整个试点工作的重要环节。试点社区按照各种对象的基本情况,初选出由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名单,区居家养老办公室会同各镇街分别到各试点社区共同商定,通过大范围初选和三级联审的方法,较好地统一了各类对象的标准。在服务对象确定中将一些困难边缘户单独作为一类,将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得到老人们的普遍好评。各社区统计汇总,无偿服务有  人,低偿服务有   人,有偿服务有   人,边缘服务有   人。根据以上确定的服务对象名单、城市农村的不同特点、老年人的各自需求,在服务机构、服务方式、服务的跟踪、监督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等不同方面,因地制宜,探索了五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一是集美街道模式。此模式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和娱乐场所,平时大量工作依托社区志愿者和共建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共同承担;二是杏林街道纺织社区模式。引入家政服务公司,由其公司招聘社区“4050”人员、低收入人员,经过岗前专业培训,开展上门服务;三是集美街道盛光社区模式。此模式依托辖区内爱欣养老院的服务专长,提供上门服务;四是灌口镇第一社区模式。其模式是根据老年人急需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现有的医疗资源,与辖区医院协商,将老人服务补助转成医疗补助,方便和满足老人的看病需求;五是后溪镇三兴社区模式。在本社区确定服务人员,与低偿服务对象订立服务协议,由社区老年协会负责管理服务人员,跟踪监督服务质量。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在原来五种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分类指导。第一梯队,指继盛光社区等10个试点社区和今年新增的9个社区共有19个社区;第二梯队是17个村改居社区;第三梯队是21个村。一梯队要按省示范点要求达标;二梯队要确定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订立志愿者与空巢老人订立服务协议、建立老人健康档案;三梯队要求略低于二梯队。今年区委区政府加大对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扶持比较薄弱的村居进行居家养老工作,实现2011年全覆盖,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确保提高全区老人的幸福指数。

六、   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部门必须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区人劳社保局积极完善城乡老人、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积极探索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与财政部门共同筹资4亿元,为5800名老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每个老人每月可领取800多元养老金,被群众誉为“老无忧”;二是民政部门要积极为老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根据实际,提出困难老人生活补助办法(每人每月补助150元);三是区建设局要严格执行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设施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规划与建设;四是区委宣传部制定下发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百日宣传计划,把居家养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反复宣传反哺之义、跪乳之恩、敬老之德、助老之责、爱老之心,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区教育局把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纳入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计划,要求中小学生于传统节日,走进空巢、贫困、失能老人身边,与老人共度佳节,发扬中华民族崇高的传统美德;六是各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档案,提供便捷、优惠的医疗服务;七是区文明办充分发挥组织龙头作用,指导老青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与独居及困难老人结对子,为其安装“平安铃”、搞卫生、理发、代购日用品、送医送药、谈心聊天等精神慰藉服务工作;八是文体、司法等部门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提供老年体育锻炼场所,司法救助惠老服务;九是公安部门提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名单,民政提供“三无”老人生活状况,卫生部门建立老人健康档案,电信公司发送免费老人专用手机等,这些相关部门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齐心协力地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进展。

集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与上述这些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是分不开的,也是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本保证。老龄系统应进一步发挥好“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政策创制、督促检查、社会宣传”五个职能作用,在居家养老中起龙头作用,承担起草计划、组织实施、落实协调、检查评比等日常工作,扎扎实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进展。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新进展。

七、   全民关怀,营造助老氛围。

集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方式,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一是志愿者服务队。这里有党员志愿者队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五老”志愿者队伍、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等志愿服务队伍。如盛光社区与集美大学轮机学院、诚毅学院爱心社签订服务协议,组建一支上百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到老人家里服务,解决生活、心理等方面问题。这些志愿者常年奔走于社区、楼道、养老院之间,为老人打扫卫生、理发、修理电器、送医送药、亲情聊天等,颇得老人们的欢迎。二是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医疗保健服务队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纳卫生系统低龄退休人员,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开展生理、心理健康咨询、精神慰藉、保健知识讲座等服务工作。三是老年人文体队和歌咏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娱乐、看书看报、健身运动的场所。社区组建老年人文艺宣传队,为老年人提供自娱自乐的机会和资金支持。四是社区老年学校,开展健康保健、科学养生、科普知识、政治时事等的讲座。五是“以老帮老,发挥余热”。集美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有一支老年志愿队活跃在社区、街坊、楼院,发挥余热。如盛光社区57岁的徐若梅,主动要求就近安排服务空巢独居老人,进行探望陪护、攀谈慰藉、拿汤喂药、洗洗刷刷等服务,由她服务的老人无不感激涕零。招募低龄健康老人与被服务者之间拥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和生活环境,容易建立信任关系,有利于开展结对关爱志愿服务。

近年来,集美区投资6837万元,用于扩建集美老年活动中心创建省级示范老年学校和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不断完善老年人生活、活动、娱乐的场所和设施。从构建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服务设施,到落实五保、低保、医保政策,积极拓展养老空间,提高养老品质,提高老年文体生活,促使2.5万集美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促进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使得集美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了一个大前提大环境。2011年,区委区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拨款100万元,争取在57个村居,按照三级梯队全面铺开,促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步入正常化。区、镇街、村居上下联动,民政、卫生、文体、司法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四种模式共同启动,“就地、就近、方便、便捷、专业、廉价”地提供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急切需求,确保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社会平稳、协调、有序发展,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又快又好运转。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