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烛台
  作者:林金山  浏览:3362  发布时间:2014/7/21

先生的烛台

林金山

我看见

先生的办公室里

有一个倒置的破茶杯

烛光摇曳硼漆剥落

昏黄的烛光下

先生您正运笔谋划

为建校为修缮运筹帷幄

鹭江水记载着多少沧桑和忧虑

这描述的就是陈嘉庚先生的烛台,摆在陈嘉庚故居的展馆里。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要把破瓷杯扔掉,家人建议买一个新烛台,可他不同意,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当年电厂供电到晚上10点就停电了,陈嘉庚先生就是用这个倒置的破茶杯点着蜡烛继续工作,在昏黄的烛光下,运笔谋划,苦苦思索,为建校为修缮运筹帷幄,鹭江水记载着先生多少沧桑和忧虑。

集美是个美丽、静谧、整洁的地方,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琅琅的书声,优美的歌声,伴随着微微的涛声,回响在龙舟池畔上空。我们踏着石板路,穿过枝叶茂密的浓荫,来到陈嘉庚故居。故居里陈列着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和感人事迹。这里陈列着先生生前用过的手电筒、皮带、领带、鸡毛掸、钢笔、时钟、剃刀、温度表等。走近一楼陈列橱,看到先生用过的一把布伞,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已用了十多年,时间长了,伞布破烂,他让侄媳妇为他缝补。后来无法缝补了,他又让侄媳妇买块布来更换腐朽的旧伞布。亲人给补后觉得不像样要给换新的,他笑着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挂着的那条破棉背心,是先生抗战时期穿到解放后,从南洋穿到祖国,补了又补,继续穿用。那套褐色粗呢服装,是先生在寒冬季节里,参加各级各类会议、外出视察时才穿用的,也穿了十几年。这里还陈列着先生生前用过的鞋帽、手杖等日常用品。就拿手杖来说吧,他外出时用好的,在家时用旧的。先生每天上下午都要拄着手杖视察各处建筑工地,手杖尾端上的铁皮也被磨得流光呈亮的。陈嘉庚一生俭仆,省吃俭用,而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事业十分慷慨,一生献给文教事业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多万,临终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子孙后代。他说“人谁不爱子,惟必以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德之爱。且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这里,还流传着陈嘉庚先生教子的感人故事。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厦门。他下轮船,谢退迎接他的人群,独自一人去集通银行审查账目。当他查阅到儿子阿国生活费的账目时,不由皱起了眉头,急忙叫人把阿国找来。
陈嘉庚劈头就问:“阿国,你是不是嫌我每个月给你8块银元的生活费太少了?阿国点了点头。谁知陈嘉庚却生气地说:好啊,你一个中学生,每个月8块银元还不够花。集美师范的穷学生,每个月4块银元的助学金却能节省一半寄回家去。你真会花钱啊!”
阿国辩解说:可你……你已经有几百万钱财……”
陈嘉庚一听更生气了,他用拐杖指着阿国说:“不错,我已经有了400万钱财了,我完全可以盖起豪华的别墅,养起大批奴婢。可是,我的钱是取之于社会,要用之于社会。我自己不敢乱花,也决不让子孙挥霍!
挥霍?阿国低声说。
陈嘉庚把账簿摊到阿国面前,厉声说:“怎么不是挥霍!你好大的胆,竟敢在集通银行支领10块银元。我已经通知帐房,自下个月起从你的生活费中每月扣回2块银元,5个月还清。
阿国原先以为父亲这次回来,能多给点钱花,没想到父亲卡得这样紧。他满肚子委屈地说:“爸爸,你也太……”
太什么?大小气了、太认真了?陈嘉庚压住心中的怒火说:“为了使你懂得人生要奋斗,不能坐享其成,我对你就要小气,就要认真。说完,他气冲冲地走出门去,把阿国一人撇在房间里。
陈嘉庚走出去好久,阿国才抬起头来。这时,他惊奇地发现,集通银行的叔叔们特地为爸爸布置的那些豪华家具全不见了,房间里的摆设仍旧是一张旧木床,一顶旧蚊帐,就连爸爸从新加坡穿回来的那双皮鞋,也打上了补丁。看了这些,他的脸地红了起末,惭愧地低下头来。
从此,阿国勤俭朴素,十分用功读书。后来,他成了陈嘉庚先生事业上的一个好帮手。

听了以上陈嘉庚先生勤劳俭仆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美德,一直被中华民族看作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在物质贫乏的艰苦岁月里需要提倡,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年代里更应该提倡。但现在青少年存在的浪费现象令人担忧,再从普通民众,到部分地方政府的形式主义浪费和决策型浪费,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小学生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具纸张的浪费。记者走访了辖区内的3所小学,发现非常多的学生每学期开学都更换全套新文具,至于草稿纸只写正面、练习本没写几页就撕成碎片、橡皮和铅笔头到处乱扔等现象就更多了。二是水资源浪费。在一些小学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常常能看到长流水,一些小学生洗漱后忘记关水龙头,有的顽皮学生在水龙头下打水仗。在一些寄宿制学校,学生下课后蜂拥到水房,争抢用水,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三是食品浪费。一所中心小学的食堂前摆着两个泔水桶,每到就餐时间,这里就挤满了人,有些学生将吃了几口的馒头丢弃,有的甚至将整盘菜倒掉。                          中国自古就有节俭的美德,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美好传统正在一步一步的被人们给淡化,甚至有本末倒置的危险。

为了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国家每年都拨款作为大学生餐饮补贴,如果学校食堂的价格和外面一样的话,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将会下降,国家也是为了让未来的栋梁有更好的营养。但记者近日在某高校食堂里蹲点,不过一顿饭时间,1米多高的垃圾桶就被填满,42名学生放回的餐具里,18人的剩余食物超过四分之一,其中5人剩下超过一半。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这些贴在高校食堂里的警句本是告诫大学生们不要浪费粮食,现在却成了食堂浪费现象的真实写照。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楚光,痛陈粮食浪费现象。他以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食堂浪费为例,该校数个大学生食堂倒掉的饭菜总量为学生买饭菜总量的28.3%。如果以此推算,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近2860万,每年大学生们倒掉的可养活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啊!我们党和国家历来主张节俭,始终强调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发扬勤劳俭朴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壮丽诗篇。从“八项规定”中的“要厉行勤俭节约”,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扫除“四风”,正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雷厉风行实干兴邦的执政风格,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讲到这里,我们想起了陈嘉庚。陈嘉庚有百万家财,衣食无忧,但他没有肆意挥霍,想到的是国家和人民,把钱一分一毫用在办学上,自己省吃俭用,粗茶谈饭,衣服补了又补。上述浪费现象的青少年们,跟陈老先生比一比,不觉得汗颜吗?同学们,不要悲观,不要汗颜,大家行动起来吧,学习陈嘉庚先生简朴的生活作风,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国家就会更加富强昌盛。 这时,我仿佛看见先生办公室里的破茶杯,一闪一闪的,摇曳着昏黄的烛光,映照着先生伏案办公的背影,一手托着腮帮、苦苦思索的模样,我仿佛看见

先生的办公室里

有一个倒置的破茶杯

烛泪累累斑痕驳驳

昏黄的烛光下

先生您正凝神聚精

为筹措办学经费苦苦沉思

把爱洒在龙舟池畔石板路的早晨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