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镇举办首届芋饺节
  作者:范小辉  浏览:3151  发布时间:2014/12/7

12月6日,建瓯市东游芋饺暨芋饺文化研讨会在东游忆源山庄开幕。来自镇内外百名来宾参加了活动。

“东游芋饺”是建瓯特色文化小吃中的重要成员,自清代以来就成为建瓯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得到全闽“吃货”的一致好评。此次活动是该市为迎合第二阶段南平全市“一元票游大武夷”系列活动,营造“美味建瓯”的舌尖之旅扩大影响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据介绍,此次活动由东游镇镇府主办,建瓯市忆源山庄、建瓯市憨仔食品厂承办。活动月时间12月6日----12月31日。

当日活动缤彩纷呈,举行了包芋饺展示,舞蹈、伞技等表演,芋饺有奖知识抢答,包芋饺、吃芋饺的“芋饺达人”评选赛。在现场大家还品尝了当场制作的各种精美芋饺和糍粑。大家对东游美食赞不绝口。随后举行了芋饺文化研讨会,会上建瓯市民俗研究会会长吴雪浩采取多媒体展示形式作了建瓯市名小吃枷(夹)鞑子文化讲座。下午举行了芋饺书画会友活动,4名建瓯知名书法家当场献艺,精彩的活动令众多来宾按捺不住掏出手机录像、照相。整个活动场面气氛热烈,收到良好效果。(范小辉黄悦)

相关链接芋饺原名枷(夹)鞑子的由来与演变

原名由来

古时候,大汉民族把北方少数民族称作鞑靼(d�、d�),而闽北方言则称之为鞑子(l�、jiě),带有瞧不起的意思。

建瓯芋饺,原名一叫枷鞑子,二叫夹鞑子。为什么叫枷(夹)鞑子呢?这里流传着两种版本的传说。  

第一种叫枷鞑子,是缘于清初戊子屠城之役建宁府学子罢考时的取名。

清顺治五年(即1648年,亦为戊子年),早于1644年就在北京建立了政府的清朝廷,派大军向被明朝残部盘踞的建宁府(今建瓯)讨伐,攻入城后,屠城三日,城关三万余人除乘隙跑掉少部分外,仅剩二、三百人幸存。史称“戊子之役”。尔后,在屠城前夕逃走的城民陆续回城,周边县乡也有人迁徙到建宁府城。人口渐增,生机日苏。顺治六年(1649)与顺治九年(1652),清政府在全国进行第三、第四次开科举士,但建宁府的汉族学子们不去考试,朝廷下令:不去考试的就捆绑去。学子们闻讯后,纷纷逃往东游镇的河岭、盛地一带。他们又饥又渴,当地妇女们看到后很是怜惜,就用蕨粉,和着剥皮后的熟芋子搅拌成酱,捏成菱状,煮给罢考逃匿的学子们吃。学子们从未见过这种食物,便问这叫什么?妇女们说:不知道叫什么。于是学子们就将其取名为枷鞑仔,意思是鞑仔们会屠城、我们不去考试还要用绳索捆绑,我们就要用枷锁把鞑仔“枷”起来吃掉、灭掉。这就是枷鞑子的传说与由来。

第二种叫夹鞑子,是缘于建宁府文人仇恨清政府“薙发蓄辫易服”的暴政而取名。

相传,清朝廷统治建宁府后,颁行“薙发蓄辫易服”法律,要求汉人留辫子,废汉服,改穿满族服饰,并规定“不蓄辫子就砍头”。这严重侮辱了恪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汉儒的感情。有些汉儒为了不让砍头又能毛发如初,便结伙往东逃到东游的河岭和盛地一带。当地人非常同情,就挖来白芽芋,煮熟去皮后,捣成芋泥,再掺入野生蕨根粉,做成菱角状的食品,下锅煮熟,捞出装盘,让他们蘸酱油吃。这些文人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食品,就问这叫什么,当地人回答说:没有名字。其中有一文人说:那就叫夹鞑子吧。你看,把“鞑子”夹住,把它吃掉。于是,“夹鞑子”的形状和名称就这样传承了下来。

名称演变

那么,枷鞑子什么时候又开始改叫芋饺呢?相传,康熙皇帝亲政以后,逐步实行满汉融和、平等,不少人也认为满族毕竟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枷(夹)鞑子这种叫法,带有民族歧视与仇恨,于是就将其改称为芋饺。但两种叫法并行并存,流传了下来。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就在枷(夹)鞑子中添加肉馅等料,又使这一美味食品更上一层楼。

如今,发源于东游镇的芋饺,流传于水源、川石等临近乡镇,已成为建瓯名小吃,传到省内外。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