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我国未来老年社会高峰期
  作者:陈智民  浏览:1553  发布时间:2010/12/14

      早在2004年就有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已超过10%以上,达到1.32亿。按联合国的相关规定,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2010年11月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底,我国1.67亿老年人中,80 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我国有失能老人1036 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共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据预测,今后老年人口占人口的比例还将继续增长。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正在拷问当今社会,对于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建设程度。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怎样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养老机构,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养护、托管服务,保障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前不久,笔者在国外了解到日本、丹麦、荷兰等国近几年来兴起的托老所及各类的“老年之家”可资参考和借鉴。目前国外“老家之家”的种类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全托、日托和临时托三种。一是收容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二是收容生活可部分处理,还需部分照顾的老人;三是收容生活不能自理,患有各种慢性病或残废的老人。世界闻名的丹麦哥本哈根市“老人镇”就是一种全托性质的老人之家,它具有床多人众、设备完善、规模浩大等特点。每位老人住一间房子,生活十分舒适;为老人健康服务的理疗、康复治疗等设备既新又齐全;同时还有文娱场所、餐厅、咖啡间、小卖部、理发室等。
      “日托”是指早来晚归的老人之家。荷兰有个“日间老人之家”。白天老人集中在一起,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制作小手工艺品之类,或者组织集体游逛、娱乐,还供应茶点、咖啡,提供洗浴、理发等生活设施,晚上老人们各自回家休息。
日本立川市“至诚老人之家”设立的“白天服务中心”(老人福利中心)是一种临时性托老所。该所为了让那些家有残废老人的子女缓口气休息休息,将老人接到所里住上一周再送回去。他们还定期开车到各家去接老人来所里洗澡。对卧床不起,活动不便而又无人照顾的老人,每天给他们送饭或接到老人之家用膳。
     当然,国外是国外,中国是中国。办什么事都得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都得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我国目前的养老市场而言,一边是庞大而又前景广阔,另一边则是托老所短缺和“小脚”经营。还有人们为什么不愿意送老人去托老所或老人不愿去托老所呢?其中原因各种各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目前托老所自身的问题,也有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以及养老保险、福利等社会化问题。但是,最关键的是养老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因此,开放民营以及外资进入养老行业,通过竞争来提升、规范养老的标准和水平,从而催化出养老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将是我们应对未来20~30年中国老龄社会高峰期明智的选择。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