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陈秀莲
  作者:w5C6V33l  浏览:3330  发布时间:2015/1/7

陈秀莲是集美区杏滨街道马銮社区第十一组居民,68岁的她已经是鬓间发白,可平凡中的她,却用朴实无华行动感动左邻右舍,在她眼里长期卧床的婆婆是她所有的人生,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个媳妇“道德孝道”的高尚品行。   

陈秀莲夫妇都是社教青年,七十年代初,社教结束,夫妻俩毅然回乡自主创业。在当时区、乡组织和领导考虑到他俩夫妻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奉献了那么长时间,要为他们安排工作。领导找到她时,她深情地道出一句话,“谢谢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我丈夫是独生子,又是单身家庭,婆婆年老体弱需要我们照顾,我们不能离开老人。”一句话,显然道出了她孝敬老人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是本份。这是她对“百善孝为先”的诠释和理解。

1986年9月间,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霎时打乱了这对夫妻的平静生活,辛苦一生,操劳一辈子的婆婆突然患脑溢血被送进医院。当时她一方面既要协助丈夫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和刚出生的孩子,家庭经济不是很富裕的她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最终选择到医院照料病危的婆婆。在婆婆得病昏睡20多天的日日夜夜里,她一时也没离开,当时婆婆是一个重度昏迷的病号,呼吸困难,手脚瘫痪,大小便失禁,又经常伴随发烧,病情危急。她独自一人日夜守候在婆婆床边。婆婆吐痰困难时,她多次用人工呼吸协助医院取出喉咙中的浓痰,还要每天为婆婆洗澡更换尿裤,揉搓身体。当时老人基本不能进食,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她每天还要步行十几里路买鲜奶来喂养婆婆。在医生24小时为她婆婆治疗和打点滴的这段时间里,她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敢离开一步。在婆婆病情经常反复的2个多月中,医院曾动员她和丈夫说,反正老人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多花钱,赶紧出院,办理后事,并三次送来病危通知书。此时,陈秀莲和丈夫接到通知书后半夜跑到医生家里,跪地哀求医生,“只要婆婆还有一口气,我们决不带她出院,我们虽然家庭经济不是富裕,但只要老人家能有一口气,哪怕是一辈子起不了床,下不了地,我们也要服侍她一辈子,即使倾家荡产也要医好她。”此时此刻,医生和他的妻子听了这句话,被他们的孝心感激涕零,热泪盈眶。医生对陈秀莲说,“你们赶快回去照顾病人,你这样的孝心不但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天地”,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医好你婆婆的。”就这样,经过不眠不休的2个多月的精心护理和医治,婆婆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了。婆婆回到家里时,周围的邻居都说,如果没有一个好媳妇的照顾,老人家哪里回得了家,早就上西天了。

老人家回来了,虚弱的身躯尚未痊愈,总是一个月一小病,一年一大病。陈秀莲从无怨言,起早摸黑侍奉老人,每天起床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婆婆洗脸、梳头,抱她大小便,还要换衣服、送茶、喂饭、清洗尿湿的被褥和房间。若天气好,还抱着老人家到到外面晒太阳,给老人家享受到亲情和阳光的温暖。陈秀莲三十年如一日,把照料婆婆像照顾小孩一样细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她的精心护理下,93岁的婆婆已经能够自己起床吃饭。她婆婆逢人就讲,“我这辈子有这样一个好媳妇 ,我太值了。”二十多年来,为了照料好婆婆,她放弃了工作,没出一次远门,她变老了,变瘦了,可她无怨无悔,脸上始终带着笑容。陈秀莲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陈秀莲为人子女,“孝亲敬老”的一个好典范。

陈秀莲就这样以自己的实际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在平凡中做出了不平凡事迹。她时刻铭记着一句话,“‘德是人之本,孝为德之先’,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我们也会老去,所以我们应该孝敬父母,要珍惜家庭的快乐美好时光”。日前,陈秀莲在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工委联合开展的“第六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刘辉阳供稿、林金山修改)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