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灯火
  作者:w5C6V33l  浏览:1911  发布时间:2015/1/29

解放初期,我家及乡亲们用的是竹皮灯火。竹皮灯火是用毛竹削成一片一片三尺长半寸宽薄薄的竹皮做成的。削成的竹皮要在阳光下曝晒三天,待干后绑成一捆一捆浸入水中压上石头,三天后捞起晒干即可。经过处理的竹皮点起来炭黑火亮。墙壁半腰上钉着一个铁制“竹皮插”,天黑以后,把点着的竹皮水平地插入“竹皮插”上,竹皮的光亮照着整个房间。那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土造的灯火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

不久,煤油灯代替了竹皮灯火。有钱人家到集市上买来精致的煤油灯,没钱人用瓶瓶罐罐自做煤油灯。煤油灯火虽然还是那么昏黄暗黑,但比起竹皮灯火来确实为人们带来了方便。煤油灯用久了,玻璃灯罩会被熏黑,影响照明亮度,必须用沾点煤油的粗纸擦拭玻璃灯罩,直至晶莹透亮。那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昏黄的煤油灯下生活、读书、写字。

到了80年代,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油灯走进了历史博物馆,代之而来的是明亮的电灯。因为有了电,如电视、电脑、电冰箱、电风扇、电煮锅等等都走进了农家,卡拉Ok震撼着山野的上空,过去昏暗寂静的村落如今成了热闹的不夜城。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