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热爱山区群众文化——柘荣县退休干部叶作楠
  作者:w5C6V33l  浏览:2194  发布时间:2015/2/28

 王麟清同志,福安穆阳人,1952年毕业于福安穆阳师范学校,他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持老区、山区文化建设,毅然肩背被包,脚穿草鞋,翻山越岭,步行一百多华里,来到了闽东这个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穷山县---柘荣文化馆工作,一落脚就是60多年,为柘荣县群众文化工作作贡献。

当年柘荣文化落后,文化馆馆舍是借用溪坪下街一间30多平方米的小店面,连宿舍都没有,他们是白天办公,夜里把办公桌一并当作床铺。他的同学对王麟清说:福安条件好,中共福安地委文工团、福安文化馆都急需招聘文艺人才,你能歌善舞,还是回福安吧!他只听党的话,听不进同学的劝告,婉言谢绝了。

王麟清同志到了柘荣文化馆后,安心山区,勤勤恳恳,竞竞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一身朴在工作上,奉献了自己的热情和青春岁月,办黑板报、办扫盲夜校、办展览会、办培训班、办农村俱乐部。教唱革命歌曲、扭秧歌、打腰鼓、上街演街头剧,《夫妻识字》、《解放台湾》等节目,使沉寂安静的山城顿时活跃起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歌声响彻云霄,使解放区人民,笑逐颜开,充满欢乐!

那时,文化馆里最时髦的宣传工具是幻灯机、留声机,他就办起文化担,下乡到各个村落去放幻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每到一村,广大群众扶老携幼赶来看幻灯演出、听留声机(群众叫听洋戏),热闹非凡。接着他又组成一个“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宣传队,自任队长,带领全体队员自编、自导、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巡回全县各乡村演出,使“百年不见锣鼓响,千年没见戏上台”的村庄,看到戏剧演出,享受到高雅艺术,深受群众欢迎。

他在为了培养业余文学作者,呕心沥血,用钢板刻印《农村俱乐部》、《黑板报与土广播》、《文化战地》、《荣苑》、《柳絮》等小刊物,给文学业余爱好者提供习作平台,连续办了30多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快板、诗歌、散文、小说、故事作品,被省地报刊、杂志采用,也培养出一大批业余文学爱好者。他积极参与收集、抢救、整理、撰写民间三大文学集成,出版《柘荣民间故事集》、《柘荣民间歌谣集》、《柘荣民间谚语集》,弘扬柘荣民间优秀文化工作作出贡献,功不可没。由于王麟清同志安心山区,全心全意做好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成绩显著,使柘荣文化馆在全省文化馆馆际评比中荣获“优胜馆”,他个人多次获得省市县授予“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 老有所为 ”的光荣称号。

他退休后,退而不休,那么阳光,充满活力,老有所为,参加县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团、老年管玄乐队,既当老师、又当学员,在教室里、在晨练场上,在演出舞台中,都有他的身影,发挥余热,实现他的“愿将暮岁为蚕烛,放尽光明吐尽丝” 的诺言。今天他永远离开我们了,寿享85岁。他的身影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的歌声、琴声永远响彻柘荣兰天上空。柘荣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参加了他的出殡仪式,赠送挽联“寿终事业存,身去德望在。”

王麟清同志,你的精神将永驻人间,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以你终身热爱山区群众文化工作的精神为榜样,做好柘荣文化事业贡献全力。王麟清同志安息吧!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