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首府十大古寺
  作者:李阳民  浏览:11284  发布时间:2015/3/7

客家首府—汀州(福建省长汀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州以来就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佛教在长汀县也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汀县佛寺据历代志书记载,唐代五座,五代二十五座,至南宋发展到五十坐。清代光绪年间,全县有寺庵八十三座。比较有名的十大古寺是:开元寺、定光寺、南禅寺、南廨寺、报恩寺、罗汉寺、金沙寺、朝斗岩寺、广福院、普慈院。

一、开元寺:汀州第一座佛寺开元寺,创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唐玄宗诏令天下各州均需建一寺一观,以“开元”命名,汀州开元寺原址在今长汀县中区小学东侧。开元寺内有“八卦龙泉井”(在现县公安局内)。“八卦龙泉井”每层用八块石条砌成八角形,上宽下锐,井深16米,口径1.72米,形成一座倒置地层的空心石塔,人称“阴塔”,与现县政府内的“阴塔”合称“双阴塔”,这两座阴塔都保存完好。

二、定光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建。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汀州郡守赵遂良知悉定光伏虎禅师造福一方,就与大师到汀州城,在州衙后山建庵供大师长久居住。在汀州城,大师与百姓相亲相爱,百姓都叫他“和尚翁”,也造福州治所在地长汀县一方。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朝廷赐汀州州衙后庵“定光院”匾额,并将武平县南安均庆院定光真相迎入供奉。“定光院”原址在中山公园(现长汀一中)内,现已毁。

三、南禅寺:在长汀县南寨村,县现长汀县二中内,近年来又在宝珠峰由释普利重建。原名南山同庆寺。五代周显德间(公元954~960年)建。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驻兵,后寺毁重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改今名。1936年重修,1941年此寺办国立侨民师范学校,以后归还佛教。北宋嘉佑年间,长汀宰李存贤有诗云:“野云闲带雨,林木静无风;村落一溪外,民田四望中。”

四、南廨寺:在长汀县城关营背街闹区,现为长汀县佛教协会驻所,匾“南廨寺”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明代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张子邈建。内有檀越祠。1919年在后殿余基建金沙小学,不久毁。1937年重修前殿,1987年重建大殿,1993年重建大门。

五、报恩寺:在长汀县城关东门街。五代梁贞明年间(公元915~920年)建,原名“感应天王院”。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以开元赐经、佛像置于此,改为“天宁”额。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40年)崇奉宋徽宗皇帝,更号“报恩广孝”。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改今名“报恩光孝禅寺”。清道光年间重修此寺。辛亥革命后改设道东学校。1928年此寺办平民职业学校。1931年此寺损坏,1937年聚资重建,1937年6月被日本飞机炸坏,以后厦门大学迁往长汀时,此寺归厦门大学。现为长汀县雨伞厂厂址。

六、罗汉寺:在长汀县西一里罗汉岭,现消防中队后山。五代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39年)建。建寺初,刺史王继业塑十八尊者、五百罗汉像于郡厅。五代闽永隆年间(公元939~942年)此寺烬于兵火,独殿像俨然,刺史许文缜惊异,即加崇葺。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21~1124年)刺史包洪捐资募缘重修。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僧清杰鼎创佛殿,藻饰貌像。宋郡倅郭祥正有诗云:“巷松夹径二十丈,碧殿藏云五百尊;金钟散响撼星斗,众灯续焰移朝昏。”罗汉寺所在地形如燕窝,林密泉清,“一枕涛声惊午梦,涛声却不在西溪”为旅游胜地。

七、金沙寺:在长汀县城北卧龙山之巅,原为唐代汀州城北端城门楼,名玄武楼,清末毁。1935年、1941年先后重建命名为金沙寺。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藏经楼。1987年修建扩建。卧龙山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面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又叫”九龙天境“。至今卧龙山还保留唐代城垣的遗迹。走进寺门,首先看见大雄宝殿的三尊大佛像,双膝盘坐,双手合十,面泛笑意,惟妙惟肖,生趣盎然。大士殿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对面一尊金甲菩萨,全副披挂,威风凛凛。楼上是著名的吕先楼,喜欢托梦的人则要在此楼虔诚祷告,睡上一晚。登上金沙寺鸟瞰全城,只见房屋鳞次栉比,田园似锦,汀江如银,环山层层叠叠,宛如一幅丹青佳作,令人心旷神怡。卧龙山气势雄伟,苍松直耸云端,每当雨过天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这就是汀州八景之一”卧龙白云“的来由。

八、朝斗岩寺:在长汀县城南二里,南屏山(现县电视转播站)山腰。相传宋代隐士雅川在霹雳岩(汀州八景之一,现在长汀县中医院后山)炼丹,丹成之后在此山辟洞建庵,日与烟霞作伴,静坐而朝北斗,并以“朝斗”两字刻石,因名“朝斗烟霞”,它是汀州八景之一,奇峰异洞,飞阁临空,清泉潺潺,环境清幽,是旅游胜地。半山腰有“盥手亭”,亭前为“盥手泉”,潺潺泉水,清澈如镜,是著名的矿泉水,含有丰富的稀有元素等。山岩上有驭风亭、水云庵、吕仙楼、五十四可亭等独特亭楼。大雄宝殿内塑有罕见的反坐菩萨,两边一对联,上联为“问菩萨为何反坐”,下联是“笑世人不肯回头”。殿后岩洞中有石塔,石佛(雨漏佛)洞壁清泉,滴而成穴,静听有声,皆为天然形成。离洞不远有双层观音阁突兀于陡崖之上,危岩如瀑布垂下,前后奇崖断绝,如悬空中,登上阁楼,汀州古城与汀江景色尽收眼底。

九、广福院:在长汀县东60里,童坊镇平原山。五代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僧惠宽(伏虎禅师)创建。原名普护庵,为长汀境内最古老寺院。县志记载,“先有广福院,后有汀州府”。内祀定光、伏虎两神像。伏虎禅师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0年)九月十三日圆寂,塑神像于庵。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赐庵为“寿圣院”。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改现名:“平原山广福禅院。”广福院内还遗存了两块古碑,一块是“平原山之广福院记”,写于“清咸丰六年丙辰”;一块是“宏修老禅师跋”写于“大清咸丰九年九月”广福院群山环抱,山清水秀,苍松碧柏相互掩映在古色古香的寺院之中,是长汀县的旅游胜地之一。县令徐曰都有诗云:一层楼阁一层云,花映禅堂水映门;无数名山空过眼,好风新霁上平原。”

十、普慈院:在长汀县东北铁长乡庵杰乡两乡交界处大悲山,距城约60里。明末清初开创。清初有秀才胡某削发于此,因祷雨著名,人称“雨耕和尚”。庙建顶峰下距山麓10余里,原规模宏大,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重修,有大雄殿、观音殿、弥陀殿,曾住僧众百人。大悲山山峰尖如笔,高插云汉,为长汀县第一高峰,在山顶上可遥看长汀县城,俯视诸山,如儿孙罗列。山石乌紫黑色,端方成块,百姓取作灶胆,焚至数年不见裂痕,这是一种奇怪是山石。在大悲山现又发现大片红豆杉林群。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