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很荣幸地被“福建日报”评为2014年度“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分子”,并获得南平老体协网站特等奖通讯员的殊荣。
说来真有一点幸运——32年前我冒昧地给《福建日报》投了一篇处女作《七旬老农了心事》,居然登上了大雅之堂,并被评为福建省新协新闻一等奖,全国好新闻稿、全国卫生好稿……
我可从来没有染指过新闻写作,当时我还是山区一名“名不经传”的普通外科医生,与其说我有一点文学“细胞”,倒不如说是机会让我撞上了。就这样,我与“福建日报”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83年底开始,业余新闻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最多的一年上了一百多篇稿子,先后被南平评为“十佳通讯员”,“福建日报优秀通讯员”……
2005年我从建瓯市立医院的院长退下来,如今我已退休近10年,但仍然笔耕不辍,至今我仍是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特约通讯员。这十年都在民营医院、民营企业“打工”。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被“福建日报、福建老年报、福建老体协、福建卫生报、闽北日报、南平老体协网站”……等新闻媒体采用的稿件达200多篇,且以言论见长。虽然多半是“豆腐块”,但“其乐融融”,让我退休后的生活别样“充实”、“多彩”,这十年能为民营经济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前些年被推选为建瓯老体协副主席后,同时把更多的目光对准老年群体,为党的大政方针、为老年人的“酸甜苦辣”,鼓与呼,尽了一点棉薄之力。
我的处女作《七旬老农了心事》83.11.10刊登在“福建日报”上,此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作了转载和报道,当时编辑是林默奇老师,他是我新闻写作的启蒙老师,这篇稿子是这样出炉的:大概是1983年11月3日左右,那天上午正好是我下门诊,来了一位农民名叫占洪灼,70多岁,穿着补丁的裤子来到我的诊室,问我:“医生,我打听一下,你们医院的财务科在哪里?”我接着问了问:“你有什么事情?”他说:“20年前在医院开胆囊手术,欠了300元钱,一直没能还上,现在生活改善了,我凑齐了钱,来还。这钱没还,心里一直放不下,我儿子想用它买电视,我不同意,这钱没还上,什么也不能买……”掷地有声,不染铅华的一席话和他穿着补丁的裤子,一幅至情至真的“素描”,怎么能不让人动容,这场景虽然过去了30多年,老人的形象我仍然历历在目、没齿难忘。
“阡陌有遗贤,最美在草根”,细细想来这话一点不假,多么纯朴的老农啊!我为老农深深地打动,我顾不得自已没有写稿经历,文字功底浅薄,中午吃过饭就动笔写稿,就这样花了2个多小时,完全是一篇由感而发的稿子,当天下午就把稿子发走了,说实在话,那时也不指望能见报,因为“没有希望,也不会有失望”,但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一周后“福建日报”不但刊登了,还配发了“短评”。
就这样这篇稿子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成就了我的“华丽转身”,从此我开始了业余新闻写作的生涯,成为了“福建日报社”的特约通讯员。
32年来,不管是当普通医生,当外科专家,当医院院长,以及退休后到民营医院、民营企业“献余热”,32年来我始终没有“辍笔”,一直耕耘在业余新闻写作这片沃土上,吮吸着阳光和雨露。
特别是在民营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我连着五年(2010-2014年)在由“健康报”及“全国民营医院发展联盟”主办的“全国民营医院发展论坛”汇编上刊登了四篇文章,其中有的还登在“健康报”上。这九年在各种媒体上对民营经济的困难和问题,敢于秉笔直书,提出自已的看法和建议。2013年1月,应“健康报”约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前夕,撰写了一篇“期待政策春风早日吹到民营医院”,刊登在2013年1月4日健康报上。应该说这十年感同身受,我也和民营经济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写稿让我养成了一个每日必看“福建日报”及各种相关报纸的习惯。80年代末,我从“健康报”获得了一条信息:在杭州举办一个面向基层的全国性显微外科培训班。我从报纸获得了这条消息后,在当时院长的支持下,我参加了这个历时半个月的培训班。回来后,在小白鼠身上进行血管吻合的基本功训练,我像三岁的孩子迈开了蹒跚的步伐,开始了显微外科的生涯。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共同努力,我院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显微外科专科,当时被昵称为“全省第一科”,填补了建瓯医学领域的一项空白。此后,完成了一例11岁男孩五指离断再植术,手术历时21个小时,手术成功,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3等奖。经省医学情报所查新确认为全省首例,填补了省内的一项技术空白……“笨鸟先飞”,我院的显微外科成为全省同行的“佼佼者”,个人被评上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进入“八闽之子”的视野,福建省医学会第一届显微外科“常委”……这些荣誉和桂冠,当然和领导的培养和外科同仁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应该说是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想更得益于“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如果没有那位质朴的农民,没有林默奇老师,没有与“福建日报”的结缘,养不成看报的习惯,那条信息就会与我“擦肩而过”,就没有那么多的“后来”,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没有“福建日报”的“处女作”,就没有许多的“后来”,我的亲身体会,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花香不及书报香”、“读报有益、开卷有益”,这也成为我坚持给“福建日报”、“福建老年报”、“福建老体协”写稿的一个重要原因。
32个寒来暑往,一路走来,我一直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我为什么爱上业余新闻写作?我为什么能得到哪些“光环”?这应该感谢和得益于那位纯朴的农民,得益于我的启蒙老师林默奇,和“福建日报”、“福建老年报”、“福建老体协”编辑老师们的厚爱,给我提供了“习武之地”,我想这应该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和“机遇”吧!
本人笔力有限,此文难以包容我深受其恩,永铭于心的感恩之情,也借此机会向“福建日报”的林默奇老师及其他编辑老师一并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