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勺子撑起一个家
  作者:范小辉  浏览:1983  发布时间:2015/8/24

“你煮的锅边很好吃,料又多。”8月22日上午8点多,笔者骑的电动车刚在要采访对象的锅边店门口停下,就“凑巧”听到顾客与店主许贵珍说。

今年58岁的许贵珍,建瓯市建安街道横街社区居民,丈夫中风瘫痪,是一位用一把勺子撑起了一个家的女强人。

走进许贵珍的宝香锅边店,见到她正在熟练地拿着勺子往锅里浇锅边浆,店里的顾客在美滋滋地吃着锅边。顾客接连不断,许贵珍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一边忙着煮锅边。顾客既有青年人,也有小孩,还有80多岁的老太太。

“她这里不仅好吃,比别的店还便宜5角。”一位顾客赞道。

“我在这店吃锅边已有20几年,是女孩子时就已开始吃,原来许贵珍的店在城区大市街,搬到现在横街85号这店后,我也跟了过来,全家都来吃。”一位姓陈的顾客说。据介绍,许贵珍的手艺好,锅边味道好,物美价廉,顾客不仅有周边居民,还有一些从大老远赶来吃。一位顾客甚至是住在数公里外水西新区火车站附近。

在这店铺生意兴隆情意融融的背后,包含了许贵珍的许多生活艰辛。

“我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一个人要忙到中午12点多。”当天傍晚稍闲下来的许贵珍在店里接受笔者采访。

随着许贵珍的回忆,一位坚强女性的形象在笔者脑海更加清晰。她一个人忙里忙外开着店铺还要照顾患病的丈夫,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相依相伴,十几年如一日,用那柔弱的双肩托起一片爱的天空。

许贵珍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书读的很少,从小就很会帮家里做家务,养成了她坚强不服输的性格。许贵珍和丈夫詹水卿育有两个女儿,当年家庭幸福美满。夫妻原在政和居住,1992年举家迁回建瓯老家。

1993年许贵珍在西大街开了锅边店,丈夫在外打打工,有时也帮帮她。虽然很辛苦,挣的钱也不多,但一家人很幸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9年丈夫才49岁就第一次中风,她在医院精心照顾了一个多月,出院后还无法正常行走,一瘸一拐的无法出去工作。当时大女儿才19岁还在读职业中专,小女儿还在读小学。一家的生活重担全压在许贵珍一人身上。但她十分坚强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更加起早贪黑的起来开店,为多煮几碗锅边,多挣一些钱给女儿读书和家里开支用。

2002年她们一家搬到横街居住,2007年锅边店也搬到横街。当两个女儿慢慢长大出来工作了,大女儿也结婚了,许贵珍的压力才刚刚缓和一些,不幸又发生了。那天是2007年12月15日外孙女满月,一家人还沉浸在幸福中,丈夫再次中风,而且这次中风很严重,从此只能瘫在床上,完全靠人护理。坚强的许贵珍流下了眼泪,但她没有被生活打倒,还是每天早起磨豆子、磨米,然后就炸油饼、煮锅边,默默地做着她熟悉的一切。手上一停,她便跑上楼照顾既不能下床又不能说话的丈夫,帮他翻身,喂他喝水等。目前丈夫只能吃流食。她得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喂。

2008年她的宝香锅边参加建瓯美食街美食展示,被建瓯小吃同业公会评为“建瓯小吃示范店”,大家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她不辞辛劳地干着,为了丈夫为了这个家。大家都说,她太累了,叫她不要再煮锅边了。可她说,“我现在身体还好还要干,因为丈夫还需医药费,自己赚一些钱减轻孩子的负担,也不要增加政府的负担。人家四川发生大地震,多少好心人去做义工,献爱心。我们没有帮过别人,只是把自己家里人照顾好,辛苦一点不给政府添麻烦是应该的。”

“我就住在隔壁,知道她的辛苦,对丈夫这么好,为省钱她舍不得请保姆。应该宣传宣传。”邻居肖海英说。十多年来她照顾丈夫的事迹常常被周围人念叨着。她的心像一缕阳光,温暖着丈夫,感动着邻居,照亮着身边人。

(范小辉 吴尧宏)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