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亷政
  作者:陈有芳  浏览:4340  发布时间:2016/1/27

国学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几千年来,国学造就了无数精英,为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一个人胸怀国学,就会为一生打下牢固基础;倘若从政,就会与廉政结下不解之缘,留下好名声。

近报载,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等多部门联合推出,国内首套10册国学丛书,内容分别涵盖了修身之道、处世之道、用人之道、治兵之道、应急之道、廉政之道、执法之道、谋略之道、治国之道、天人之道等。各方面又有深入论述。上述十个方面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首列“修身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根子不正,岂能成材;建功立业免谈,更遑论廉洁清正了。

这套教材弥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科学教学资源空白,是国内第一套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国学文化标准化教材;充分体现了“为人修身、为政以德、为官有法、公正和谐”的新时期执政理念。廉政之道中提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为政清廉是治国安邦的前提,政风清正的巨大影响力,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学精神支柱,传统文化修养,“修身”就难得正果;往往半途而废,毁于一旦,身败名裂。

“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六韬》《三略》、《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国学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精神。在中国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国学始终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宜“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天下谋永福”的林觉民、秋谨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等,无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为民献身精神,塑造了众多清亷有为的高大形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亷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四维”之一,又被视为“仕者之德”。亷洁,即不贪财货,立身清白。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亷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基本精神就是见利思义,社稷为重。亷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在传统道德中,被载入史册,传之民间,尊为“清官”。包拯、海瑞、况钟、于成龙等历代清正官员,至今家喻户晓,传颂天下,正因百姓对他们寄托着对国家的希望。官吏不亷,贪脏枉法,危害极大。班固说:“吏不亷平,则治道衰。”王永吉说:“大臣不亷,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亷,无以治民,则风俗必败。”亷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也仍然亟具重要现实意义。

无庸讳言,时下廉政建设成为重头话题,吏治绩效为世人所关注。除加强从严治党,落实党纪国法外,似乎还应增添点什么才是。那么,普及上述国学教育,扎牢思想根基,无疑就是一方良剂。多年来,在吏治上,我们走过一道弯路。由于偏面强调了文凭和年龄,轻了操守德行,致使一批素质低劣之徒,趁机混入党内,窃取官阶职位,甚至登上高位,执掌军政大权。他们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腐化坠落;甚至卷逃巨款,藏匿海外,造成极其恶劣影响,严重损毁了党的声誉。正因缺失了国学的熏陶,没有牢固节操基础,而陷入利欲孽坑不可自拔。

国学意识是廉政的前提。有了清正之心,才会有所不为有所为,摒弃钱财酒色,利欲诱惑,经受考验。“公生明,亷生威。”公平清亷才能服众,形成疑聚力,而致国家繁荣富强。国学渊源深厚,熠熠生辉,魅力无穷。这种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性格和凛然正气,成为古往今来,历久不衰,深入人心的民族烙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赖此得以攻坚克难,穿越时空,立于不败,发扬光大。

当前雷霆万钧的反腐倡亷势头,正是弘扬国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亷教育和亷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国学的继承和弘扬,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弘扬国学,廉洁清正,蔚成风气,显然是复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必举之策,必经之途!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