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种植与人口变化
  作者:陈有芳  浏览:20143  发布时间:2016/2/12

 

16世纪,番薯自美洲传入欧亚后,世界人口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发现,地球人口剧增,与番薯种植的推广有直接关系。

17世纪未,全世界人口仅有3亿多,而到19世纪初却达到10多亿,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也由1亿增至4亿,基本上呈同步增长趋势。

循着中国历史人口轨迹,也可明显看出番薯种植带来的人口大幅上升现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统计人口的国家之一。在清康熙前的3800多年间,人口始终在数千万之间徘徊。战乱灾害都会导致人口剧烈波动。公元前22世纪,大禹“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有人口1355万。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为5959万。隋朝降至1616万。唐太宗时增至4628万,安史之乱后复降至1699万。宋朝人口明显增加,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为5800万。明洪武年间在6000万左右。万历初引种番薯后,人口即呈直线上升趋势。清康熙年间突破亿人大关。《中国大事年表》显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全国人口2.04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3.01亿;仅隔27年就剧增0.97亿人。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更达到创纪录的4.01亿人。从而为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打下牢固基础。

从福建看,明万历后人口也呈快速增长趋势。自南宋以后,福建人口数一直在300多万之间波动。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为348.9万。元代降至305.9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有384万。万历间增至400万以上。(《中国人口史》五卷�清时期�曹树基著)显示,至清咸丰元年(1851年),福建人口达到1621万;与全国同期相较,亦上升4倍,增速基本持平。

番薯刺激人口增长,源于其优良品性和重要价值。许多有识之士,在番薯推广中,做出了感人的贡献。叶真铭在“甘薯之父—陈振龙”(刊《福州晚报》2010.4.24)一稿中指出,福州长乐人陈振龙,万历间自吕宋引种番薯后,其七代子孙“克承世业”,一直致力于将番薯推广到全国各地。其家族成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农作物传播世家。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不但在北方积极推广种薯,还汇编出版了番薯专著《金薯传习录》。总结了先人引种番薯的技术,进一步充实了裁培管理和防虫、贮藏等方法。明末杰出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最早介绍番薯种植法的著作,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方法,涉及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在《甘薯疏》中,徐光启尤其指出,甘薯引种让许多灾民能够生存。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山东按察使陆耀将《番薯录》印发各地。番薯晒白、提蔓等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提高了产量。有关论著流行天下,影响不断扩大,使番薯种植术日益完善,面积不断扩大。

种薯好处还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帝向全国下了“广裁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使我国的番薯种植推广,出现了全新局面。乾隆还下旨直隶总督刘峨、河南巡抚毕沅等地方官员,大量印发《番薯录》。陆耀因推广番薯有功,被提升为湖南巡抚。乾隆又指令福建巡抚雅德,把薯苗运往河南。河南巡抚毕沅转饬各属,大力推广。乾隆还特别叮嘱雅德,务必选好薯苗藤本,“…用木桶装载,拥入土中,如法送豫,方能栽种易活。”由于朝廷重视,各地官员力促,天下百姓认同,致使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四处掀起种薯热,康乾盛世也就被称为“番薯盛世。”闽薯不但传播全国各地,还进而传到琉球、朝鲜和日本等地。

许多文人学者,更是不乏篇章,推崇番薯;对种薯的普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代著名学者、晋江人何乔远的《番薯颂》云:“…其初入吾闽时,值吾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冈,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滿。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各地方志,屡将种薯当为大事来记载。万历卅七年(1609年),黄士绅篡修惠安县志,极力称赞番薯的好处:“吾惠地瘠,去岁大祲,米石两三四金,乃持薯全活。人食薯自八九月,抵越年夏,不啻半年之用。其利能令谷贱,而又易生,无事粪多力勤。其入亩五六千觔,沃埌获倍,岂非天地间一大佳种哉”?对番薯的赞尝之声,延至近现代乃不绝于耳。著名史学家、福建师大教授朱维干,在《福建史稿》(下册)“海外农艺新品种的传入”一节中写道:“…不到二百年,(番薯)已传播于全国。本省沿海一带,有无数丘陵和岛屿;那里的人民,全年都靠着番薯做粮食,减轻了本省粮食不敷的严重性。我们有数不完的外来植物。传播之广,贡献之大,都比不上番薯。”

有关番薯的民谣、对联、俚语、传说,更是充湛各地,不胜枚举。“不爱灵药共仙丹,只爱番薯渡荒年。”这是当年流传闽地的民谣。福州地区有一副对联曰:“入室有余香,虾米土苗蟛蜞酱(长乐人家常菜);传家无别物,花生炒豆番薯钱(福清人家常便饭)。“番薯三弹(沸),见风就烂。”这是流传笔者家乡--平潭岛县的一句俚语,意指煮薯易熟,方便食用。番薯不但可替代谷米,充当主食;由番薯衍生出的许多美食,更是深受民间欢迎。在平潭,用薯粉加工成的咸粿、油饺等,甚至走出海岛,登上省城宴席,流传开来。番薯一经引种,即能植根百姓,益世益民,亟具生命力。

人民自有火眼金晴,百姓最是爱憎分明。对那些引薯先行者,人们念念不忘,铭记在心;建亭建馆,缅怀纪念,香火不断。这显然也是番薯巨大社会效应的反映。闽粤是从海外引种番薯的前沿省份。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福州民众在乌石山(乌山)南侧建先薯祠,用以纪念陈振龙引薯功绩。1957年,人民政府在又在乌山重建了先薯亭。郭沫若先生在《滿江红》一词中,颂扬陈振龙“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1988年8月,在陈振龙故乡青桥村,建立了一座陈振龙纪念亭。2008年又建起陈振龙纪念馆,成为长乐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广东吴川县霞洞乡有一座“番薯林公庙”,也是后人为纪念林怀兰从交趾(今越南)引进番薯而建的。广东东莞县陈益的后人,至今每年扫墓祭祖时,必用番薯为祭品,并以陈益遗言“番薯一对,富胜千箱”为祭贴,亦是纪念祖先从海外引薯功绩的。琉球人也筑台塑像,用以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闽薯的先人,香火延续至今。1955年11月26日,日本各地举行集会,印制画刊,发行邮票,隆重纪念番薯传入日本350周年。引种番薯在中外百姓心头之重,于此可见一斑。

我国很早就以大米小麦为主食,但稻谷对水土农技要求高。而番薯不但高产,还亟具耐旱、抗瘠等优点,正好适合在我国大面积种植。“穷人作为第一批主顾为新作物打开了大门。”生活在社会低层的贫民、移民成为番薯的积极传播者。引种番薯,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干旱、半干旱之地及坡地、沙地,甚至沿海荒岛僻地,均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扩增了耕地,为百姓提供了廉价粮食来源,扩大了生存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当然,清代人口激增,还与前清康雍乾时期的“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推行双季稻,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背境有关。但是,得益于番薯的大面积推广普及,显然是不容置疑的主要原因。

番薯的功用己从过去的果腹饱肚,解困图存,发展到时下的营养讲究,深层开发,成为著名的健康食品之一。科学家们还拟将番薯作为未来的太空食品。美日等发达国家,也正掀起“吃番薯热”。经过深加工的福建“连城地瓜干”,成为风麾海内外的美食;年创值超10亿元,堪称“价值连城”。连城县26万农民中,有一半从事地瓜生产。

今天,尽管有不同的人口观,但是,番薯对人类的贡献,却应予充分肯定。回顾番薯种植的推广普及过程,显然会加深引进先进事物重大意义的认识;人类社会也正是在不断地交流互利中,步入发展,走向光明的!

下一篇:古炮台沉思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