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喜结金秋谊
  作者:陈有芳  浏览:5839  发布时间:2016/7/19


来自各系统的20名老同志,组成“金秋栏目”采风团,在9天旅程中,足迹行经泰宁、武夷山、建宁、浦城、建瓯等闽北山城。青山绿水、名胜古迹,名企厂家、先进人物,俱入眼帘;在饱览绵绣河山,接受传统再教育,感受大好形势中,也增进了解,结下深厚友谊。

人才济济,学有专长的团员中,有知名书画家、摄影家、作家、《金秋网》通讯员和主播等;函括文艺界、媒体、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有德高望重的单位老领导,有著作颇丰的写作高手,有资深专业人士,有辛勤奉献的省、市级劳模。

采风中,老领导的精辟见解,专家的敏悦眼光,报道员的善于发现,真知灼见,互补长短,融为一体,促成了采访质量的提升。行程紧凑,访题不断;有时,中午和晚上,都有安排。老同志忘了疲惫,摄影、笔记、询问、观察,骄阳之下,挥汗如雨,忙个不停。有的采访,当晚就上了微信,媒体广传,扩大采风行的影响。

诗词字画,自古兼通。挥毫泼墨,几场笔会,砌磋技艺,尤其体现老同志的文化素养,不凡功底。高培新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大幅书法,苍劲有力;吴木榕老师(省老年书画艺协副会长)的国画山水,笔法老到。篆刻家王银茂(中国艺术学会副主席),何红(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等,都尽兴挥洒,飽人眼福,围观者众。

幼学《芥子园画谱》、爱好书画印的我,遇此盛况,也班门弄斧,上凑热闹,留下十余张篆、隶、草等字幅,并随手画下“志在千里”的五骏奔腾图;不想,被摄影家叶国水从傍拍下;看着自己那专神贯注的模样,怎么也想不起平时写字会那么认真。某日,在福矛酒厂参观,我为巨大酒窖而惊讶时,又被李侃如老师(省老艺协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拍下了;那吃惊不己的怪模样,大家不禁哑然失笑。我在拍摄气势恢宏的“司马府第”时,那童心未泯的好奇镜头,也被本次活动的负责人黄秀榕摄入。其貌不扬,平时不喜留影的我,竟一下得了多幅瞬间被抓拍,有艺术水准的照片。

在红土地,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今天的一切,都源于党的领导。红军得胜,红旗不倒,告诉我们,路线正确,无惧挫折,才能继续前进。老同志互相鼓励,要离岗不离心,应当牢记宗旨,坚定信念,保持晚节,奉献余热。

郑俊人在一次发言,回顾坎坷经历中,不禁泪流满脸,引得有同感的老同志,也潜然下泪。大家多历经上山下乡,十年动乱岁月,经过锻练和考验;靠着对党坚贞不渝的信念,艰辛的努力奋斗,终于都小有成就,成为行业能手,安稳着陆后,为能继续走上社会,深入群众,而感到由衷高兴。

一路谈笑风生的王银茂,曾是王直将军的秘书,生性恢谐,典故野史,皆成文章,引人捧腹大笑。何红更是鞍马劳顿,运用自己曾在当地任职的优势,为采风行程做了精心安排。我在与吴世灯、叶国水、林益清和林金山等老同志的交谈中,十分钦佩他们的敬业精神,正直秉性。叶国水头戴草帽,一直背着摄影器材,跑前跑后,选角度,捕镜头;给人留下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印象。

热心老年事业的黄秀榕,早在多年前,就是《人民日报》驻福建站记者,体现了很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发言简练,条理清晰,使采风活动得以顺利开展。《金秋》栏目组制片主任李伟,言语不多,却一路认真地为大家服务。

夕阳余晖金秋谊,老有所为不忘情!

笔者系采风团成员(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金秋栏目”采风团)、原省公安厅研究员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