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海滩是中国最美海滩之一,是摄影人梦寐以求的摄影地,但要想拍几张好片,却也不易,得算准了潮汐时间,要不然海天茫茫一片,好景都潜在水底了。福州老年大学摄影班几位老小孩,算准了潮汐,结伴前往。
车到霞浦,不敢停留,直奔围江,已经开始退潮了,我们边啃干粮边等潮水退去,潮水慢慢退去,渔民养殖插的竹杆也慢慢露出水面。象一片海上竹林,非常壮观,岸上有晒海带的,船上有收牡蛎的,一片繁忙景象。有人耐不住,就和晒海带的渔妇搭话,问海带卖不卖,渔妇挺大方的,说:自家的,随便拿吧。劳动果实哪能随便拿,我们都给了钱,原生态海带炖排骨,味道肯定错不了。
潮水渐退,滩涂露出来了,讨小海的渔民卷着裤脚背着竹箩下海了。通向镘头岛的沙路露出来了,我们也忙着找拍摄点,架三脚架。那小岛,满潮时,像个馒头“孤悬海外”,待潮水退到露出沙路,景变了,有拍成戴草帽的人形的,有拍成一只硕大无比的烟斗的,同学们发挥想像,不断变换机位。直拍到潮水退尽,“日脚下平地”。
回到霞浦县城,满街灯火通明,当然没忘犒劳一下自己。红烧带鱼正宗“本洋”味,霞浦的“单脚蛏”更是独步“蛏界”,味道好极了,霞浦海鲜真鲜。
次日,日出时间是5点13分,我们3点半起床,早早的赶到三沙镇的北岐,这里是海上日出的最佳拍摄地,想抢占“有利地形”,不料,还有比我们更发烧的,听口音,有上海北京的,也有香港台湾的,真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不远千里来到霞浦。发烧友们像“插蛏”似的,密密匝匝排成一道人墙,再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只好另辟蹊径。不巧的是,老天下起雨来了,早过了日出时间,仍是阴云密布。所幸的是,滩涂上有几个罟鱼的渔民,于是长枪短炮齐瞄准。忽听得后面有人叫:靠近点,开始。罟鱼的渔民很听话,原来这是有人花钱请人表演,用对讲机指挥,我们是在“蹭模特”。滩涂很远,要用长焦。没拍到日出,拍几张罟鱼的片片也算不虚此行。
拍了罟鱼,立即转战花竹。车子开到山上,居高临下拍海景,却是烟笼雾罩,白茫茫一片。这次老天开了眼,不一会,浓雾渐渐散去,海上的小岛若隐若现,像是披着轻纱的少女,别有一番风韵。都说越南下龙湾是海上桂林,我看花竹毫不逊色。
匆匆啃了干粮,又匆匆赶到小皓,小皓的涨退潮是个奇观,潮水像一道道白虹移动,扑向岸礁,卷起千堆雪,很是壮观,又是一阵狂拍。
拍摄两天下来,很累,但车上还是笑声不断,有人即兴来个诗朗诵,给自己画像:远看像逃难的,近看象要饭的,再看是吃饱撑着的,左肩摄影包,右肩三脚架,脖子上吊个单反机,原来是搞摄影的。形像有点不雅,但还是乐此不疲。车外雨脚如麻,车内笑声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