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民生三问:养老院空床率过半 为啥还紧张
发布时间:2015/11/18   来源:人民网   + 724

一问 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为何并存

记者:在人们印象里,养老院的床位总是紧张,但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养老院床位空置率超过5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我国的养老机构最初主要针对的是三无、五保等困难老人,提供福利性的养老服务,各地基本上都设有相应的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绝大部分养老床位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2000年之后,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养老机构开始向一般社会老人开放。但相对于城市老年人的需求来讲,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较低,购买服务的意识、水平和能力也较低,造成部分养老床位的空置,再加上之前的养老机构大都是福利性事业单位,大多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设置,并没有更多考虑市场性和老年人的需求特点,这是形成空置的重要原因。

造成资源闲置的原因还有:一是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2014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刚刚超过20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每月人均约为100元,直接导致了老年人购买机构服务的能力不高。

二是目前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主要以一般的生活照料为主,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具有康复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相对较少,而这部分正是老年人的刚性服务需求,供给与需求的不配套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闲置。

三是由于土地成本的因素,许多新建养老机构,特别是大型养老机构大都设置在郊区,地理位置较远,老年人愿意入住的意愿也较低。

记者:可是另一边又存在养老机构的床位资源紧张,这两种情况并存,是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错位吗?

王莉莉:养老资源的紧张主要出现在一些市区内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自身服务设施齐全、价格适中、带有康复护理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里。

之所以出现空置和资源紧张的双重局面,首先当然是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落差。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较高的康复护理服务床位较少,一般的生活照料服务较多。其次,目前大多数养老床位数分布在农村,相对于服务需求和购买力较高的城市老年人来讲,位于市内的服务齐全、价格适中的中端养老机构较少。

此外,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双轨制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服务市场的不平等竞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矛盾局面的一个因素。

二问 公办养老院到底谁该住

记者:两难境地如何解决?我们现在到底需要怎样的养老院?

王莉莉:解决目前的两难境地,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转制改革,加快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这是大势所趋。换句话说,养老机构也要“调结构”,力度应该逐渐加大。

首先,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以小补大,疏通、壮大毛细血管,满足老人的细微需要。其次,要重点发展养护型养老机构。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应当以养护型养老机构为主,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鼓励社会力量重点投资建设养护型养老机构。

同时,要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改进服务设施,增加康复护理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农村敬老院要向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转型发展。

记者: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需求越来越多,养老资源应该怎么进行合理配置?

王莉莉: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标准和评估机制。国际经验表明,依据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服务功能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是管理养老机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类分好了,下一步就是尽快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与服务对象标准,哪些老人可以享受政府购买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要有明确的标准。

与之相配套的是,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评估标准,包括身体状况评估标准、经济状况评估标准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标准等,从健康、经济两个方面界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以及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进程,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机构的入住对象和服务内容需求等项目,可以将养老机构划分为自理型养老机构、助养型养老机构、养护型养老机构三类,针对不同养老机构的服务范围,确定不同的监管标准,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管,并根据不同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的老年人实施不同的补贴标准或购买服务标准,将养老资源进行科学公平合理的配置。

三问 要郊区化还是要社区化

记者:在养老体系中,养老机构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莉莉: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老年人服务组织,主要服务对象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机构的定位主要是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照护服务连续体的重要环节。

照护服务连续体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概念,是指在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连续过程中,为了满足老年人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而产生的一系列专业化服务的组合。随着这个照护服务连续体不断向末端延伸,其照护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就越来越高。

养老机构作为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这个照护服务连续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着重为连续体上的末端老年群体提供服务。

记者:农村有大量留守老人,城市有众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养老需求只能由养老院实现吗?

王莉莉:对于农村留守老年人来讲,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其养老服务购买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

对于城市空巢老年人来讲,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发展小型化、社区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来解决。

从我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国际养老机构发展趋势看,就地养老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养老机构郊区化态势,使得老年人脱离原有生活圈,甚至割裂了他们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交往,致使养老机构原本的隔离化特征更趋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专业化需求的提高,未来养老机构的小型化、品牌化、连锁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一是未来的养老机构尽可能地社区化,即依托社区来发展养老机构。

二是养老服务行业是微利行业,只有通过规模经济才能实现盈利,小型化、连锁化经营是机构获取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声明:文章来源人民网,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金秋网立场,若侵权请联系!QQ:3071562091
随机阅读
暂无数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