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福建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4月,福建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9月,福州新区获批成为我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福建省乘势发力,一年来在改革开放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福建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福州新区给福建带来的巨大机遇。对如何更好地推动“三区”建设,他们纷纷建言献策。
改革试验场
自贸试验区已成为福建改革发展的新引擎——过去一年,福建自贸试验区186项重点试验任务已实施139项,126项创新举措中49项为全国首创,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以后,不但外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不再限制融资租赁业投资,还专门出台了支持融资租赁业加快发展的举措。”省政协委员、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施锦珊表示。据统计,仅去年上半年,我省就新增外资融资租赁企业45家。
施锦珊认为,福建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更新设备、转型升级的阶段,融资租赁可帮助中小企业更新装备、升级技术、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他建议,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包括融资租赁在内的类金融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吸引境外人才在自贸试验区内从事相关行业。
福建自贸试验区的项目推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需求导向,已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场。
去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照一码”新举措,6月,该新政推向全省;10月,全国推行的“一照一码”亦以福建的探索为蓝本。代表委员们认为,福建自贸试验区正领三区改革之风气,对福建跨越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
省人大代表、福州市仓山区委书记杨新坚认为,福州新区要积极落实自贸试验区的25项改革试点措施,加快金融创新、融资租赁、保税交易等各项机制创新,为政策的复制推广提供更多载体。
省政协委员林庆生认为,未列入自贸试验区的地区可大胆借鉴创新举措,多形式扩大政策影响范围,主动承接自贸试验区政策外溢、辐射带动,形成区内、区外联动发展局面。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标志着福建自贸试验区“金改”正式落地。
省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吴国培表示,他们正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希望在自贸试验区的试验通过后,推广到海丝核心区和福州新区建设。“当前,我们正在试点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的范围,助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同时,逐渐放宽进出口企业和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限制。”
“当前的金融改革,除了加快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还要加速推进跨境贸易、融资结算现代化。”省政协委员、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实验室主任姚元根建议,在平潭、厦门自贸片区的对台小额贸易市场范围内设立外币兑换机构,扩大清算机构范围,将厦门建设成为两岸货币清算中心。
开放新高地
过去一年,我省在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方面颇有收获,全年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同比增长5%,新增对外投资增长2.7倍;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在福州上线运营,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户厦门……
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我省应该发挥海丝核心区的影响力,借由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举措,构建多层次常态化交流平台与合作机制,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助推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重点区域的开放开发。
省政协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王宗华表示,福州新区要借助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贸易管理服务的经验,完善国际贸易业务受理“单一窗口”,构建无障碍通关口岸。同时,利用新区内的自贸保税贸易功能,设立东南亚独具优势的橡胶、棕榈油、木材、水产品以及其他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的现货或期货保税交易所,形成面向全国市场的集散中心和配送中心。
“在海丝核心区建设过程中,加速互联互通是重中之重。”省政协委员、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陈铭福说,我省要提高沿海港口、枢纽机场的集疏运效率,不断完善与东盟国家市场对接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商务、金融、财政、海关、国检、税务等部门联动的外贸发展促进体系,提升出口退税、口岸通关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代表委员们认为,三区齐发,更应为创新两岸合作模式不断探路前行。
“在自贸试验区时代,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加快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创造宜居环境,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同时,也要把福州新区建设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有机结合,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联动发展。”省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局长林杰说。
姚元根认为,要在创新自贸试验区监管模式的实践中突出对台特色,对区内进口原产于台湾的商品简化手续、取消限制性规定,对台湾地区输往大陆的农产品、水产品、食品、化妆品等试行快速通关模式,在这一基础上探索两岸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
省人大代表、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魏刚则建议,进一步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将省外来厦暂住人口赴金游延伸到澎湖和马祖,厦门居民赴金个人游可申请一年一次签注、多次往返。建立两岸航运信息交易平台,使厦门成为两岸航运信息中心;建立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与金门对接合作机制,推动两地产业合作。
记者 林侃 陈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