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4月26日讯 日前,在第29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人社部医保司医改办处长王国栋发言表示,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十三五”或者更长时间,我国的社会医疗需求与供给矛盾可能长期存在。
王国栋表示,在“十三五”或者更长的时间,有两个矛盾可能会长期存在。一个是社会的医疗需求,与我国医疗保险所能提供的有限或者基本保障这一矛盾,二是社会医疗需求与医疗供给包括医院、药店,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实际上,第一个矛盾即政府或者社会保险它的保障是适度的、有限的、基本的,所以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第二个医疗需求与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上这种需求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所能提供的保障供给之间这种矛盾,现在公立医院只能提供部分的医疗供给,所以还要发展民营医院,让社整个社会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供给。
其指出,还有三个因素,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三是医疗消费的增长。首先,人口老龄化,既对医保基金的收入有影响,也对医保基金的支出有影响。2011年全国在职和退休比是3.02:1,2015年是2.84:1,虽变化幅度不大,但实际上反映到整个的缴费人群上、消费人群上影响是非常大的,按照我国政策,目前退休人员是不缴费的,只有在职的职工缴费。现在的情况就是在职职工缴费的人在变少,享受待遇的人在增加,所以这对医保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所以人口老龄化带来直接的影响是医疗保险大量的支出。
经济新常态下,一是缴费企业现在用工需求在减少;二是一些企业会出现选择性参保,或者断保,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缴费人数减少,医保金收益减少。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实际上反映的是医疗需求、也是直接拉动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所以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医疗需求的刚性上涨和医保收入的平稳增长之间会有一种张力,并且会长时间的存在。当然医保也要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要提升质量注重体制机制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改善管理,当然也要依法推进医保,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王国栋还表示,“十三五”的基本思路是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在引导预期方面,目前医疗费用四万亿,医疗机构的收入是两万亿,医保基金的收入是一万亿,这是目前的格局。医疗机构要发展,社会的医疗需求要提高,那就需要增加医保金的收入,但现在只能满足50%的医疗需求机构收入,只有50%的比例。未来也还是要提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收入的情况提高医保基金的筹资能力,但是对社会来讲消费又是刚性的,一旦上涨就不可能或者难以再降低。所以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不可能无限制的满足。现在各个疾病群体包括政府,实际上对医疗的消费都有一个比较高的预期。主线还是按照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包括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更加公平,人群的公平、地区的公平,更可持续。医疗保险制度要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健康和稳定的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在这方面下功夫。
他还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期间医疗领域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三号文叫《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意见》提出了六个统一,包括待遇、基金方面的六个统一,现在各地也在积极的推行。去年全国九个省已经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叫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今年以来又有几个省完成整合,当然这个整合也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磨合。
二是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是筹资机制和保障调整机制。按照中央“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医疗保险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这是两个最关键的机制。一个决定要交多少钱,第二个就决定你先享受到什么水平,享受到什么样的保障水平。筹资方面主要的考虑是筹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收入相结合,现在居民是定额筹资,跟收入没有太多关系。从长远来看,稳定性方面还是有待改进,但是职工医保稍微好一点。筹资水平确定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前两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降低社保费率,像上海社保费率养老和医疗下降了2.5个百分点,对企业而言就是大大减轻企业负担,所以筹资是非常关键的机制。第二个要有责任分担原则,政府和个人有合适的比例,在企业方面费率要适度的稳定,在居民方面要调整筹资结构个人要承担更多一点的缴费义务,目前在居民医保方面政府补助占了比较大的份额,接近80%,个人只有20%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在保障方面,主要是考虑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法定的程序,避免随意性。享受什么样的保障水平,报销比例达到多少,怎么样调整是需要法律的授权或者有明确的法律,这在很多国家法律条文都是非常精细的。
三是研究改进个人帐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这项工作“十三五”规划也有明确的要求。个人帐户的问题有它的历史,还是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1998年建立职工医保的时候选择的是统账结合的制度,当时考虑这种制度要借鉴德国和新加坡的制度,新加坡是储蓄制度,德国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想把两种制度的优点结合起来,当时确实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有些问题。步骤上还是希望积极与稳妥,各地都在探索比如说定额的划入不再按比例划入,然后拓展它的功能。以后的改革还是要依法改革,现在改革都要有法有据所以还是要依法推荐,面向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在门诊统筹方面做一些工作。
四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总的还是要考虑加强医保基金的预算管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基金的预算管理,没有预算的政策或者是制度是难以持续的,也是比较随意的,所以要加强预算管理。2010年国务院才实行社会保险预算管理,时间不长还在完善。第二是完善医保的付费总额控制,形成对医疗机构的激励约束。第三是要推行按病种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还有按服务单元、按服务付费这样一些复合式的方式。第四是医保药品和医疗服务的支付标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这个政策标准,这是一个崭新的工作,还缺乏经验摸索。第五是建立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和经办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第六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另外,商业健康保险也是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很重要的一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群的需要。
此外,王国栋还分析了医保与医改的话题。他指出,对于医保“十二五”规划里面明确提出要发挥医保的基础性作用,但这个基础性作用到底是什么含义?从国际改革的趋势来看,医疗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相对分离这个趋势是非常明确的,这个是非常明晰的,即使在英国也是这样。原来英国国家既管医疗服务供给也负责筹资和支出,但是现在看来他们也在推行内部的市场化适度进行分离,形成一个制约,两者之间形成谈判协商的机制我们叫契约精神或者叫合同精神。我国医保基金已占到医疗机构收入的52%以上,二级医院高一点,基层医疗机构更高一点,县级大概70%,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是70%到80%,三级医院是50%到60%的水平,所以医保基金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里面最重要的供血系统。这两年医疗机构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筹资的提高,得益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最主要方式还是采用一个市场化的方式,一个购买服务的机制形成制约与激励、支持与规范这样一个机制,可能管理手段当然包括医保目录、费用结算、协议管理、付费方式还有监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