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福建风电能逆势而上:好风吹来绿产业
发布时间:2016/5/11   来源:人民网   + 2059

南日岛风电场

由于部分地区风电消纳能力不足、送出渠道不畅,2015年全国各地“弃风限电”形势加剧,平均弃风率15%;但积极发展海上风电的福建却一枝独秀。2015年,我省风电利用 小时数达2658小时,比全国平均数高出54%,位居全国第一。福建风电为何能逆势而上?近日,记者到约占全省风电发电能力1/3的莆田进行探访。

好风接连吹过来

4月27日,我省上市公司福能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福建省福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拟与海峡发电、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公司,开发莆田市秀屿区石城渔港和平海湾共4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我们很早就进入莆田开发风电,目前建成投产的风电机组有36万千瓦,已经开工建设的有20万千瓦,后续在海上还有项目。”福能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邓毓波介绍说。

大型能源企业接连进入,让莆田风电在全省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72.2万千瓦,其中莆田市达到63.29万千瓦,约占全省37%;全省风电年发电量43.9亿千瓦时,其中莆田市达到17.63亿千瓦时,占比达到40%,两项关键数据均超过全省三分之一。

“之所以看重莆田区域,是因为这里具备先天性的风力资源优势,国内没有一个地方风力资源这么好!”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解释说,由于台湾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给莆田、福清、平潭送来了质量最好、适合风力发电的海风,特别是秀屿区优势突出。所以,龙源电力从2004年开始,一直在莆田持续“种风机”。目前,公司已在南日岛建成投产四期风电项目,100座“大风车”迎风发电。“五期、六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最快6月份就能投产。”陈勇说。

更值得期待的是龙源风电在南日岛外围海面上的风电拓展计划。“装机容量40万千瓦,100台风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个风电项目,光前期工作就做了2年多。是国内首次在复杂海域立下风电机组,攻克了多项海上风电技术难题。”陈勇介绍说,去年年底,首批下海的4台样机已经发电,今年将进入大规模建设期。

风电带来好效益

在全国范围内“弃风限电”的总体形势下,莆田为何能接连上马海上风电项目?除了拥有优质的风力资源外,良好的消纳能力是一项关键原因。据统计,莆田今年一季度累计工业用电量15.68亿千瓦时,增长36.5%,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福建对电力能源的消纳能力强,在这里上项目有利可图。”邓毓波一语中的。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5年风电产业发展情况》,福建风电已连续第四年实现全额消纳。

风电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也调动了地方政府支持风电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据测算,在税收方面,陆上风电项目1万千瓦可实现税收1万元,海上风电项目1万千瓦可实现税收2万元。“风电生产稳定,所以产值、税源稳定,年年增长。”邓毓波介绍说,福能集团在秀屿区已经落户8年,一座风机的年产值和纳税额,可以相当于当地一家小企业。

“风电项目的开工,还带动了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陈勇举例说,龙源电力落户南日岛,给这座原本位于电网末端的海岛带来了巨大变化。“南日岛原来只有3.5万千伏的供电线路,风电项目落地后,为了送电新建了110万千伏、220万千伏的海底电缆,海岛逢年过节再也不停电了。”

作为绿色能源,风电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也十分明显。以南日岛海上风电场为例,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14.15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45万吨、减少用水439万吨,并减少相应的排废水等对海域的污染。“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风电项目有利于改善电网电源结构,降低环境承载压力。”秀屿区副区长施清芳介绍说,风电项目在秀屿区得到大力支持,南日镇、平海镇、埭头镇等沿海乡镇可开发风电300万千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吹动整条产业链

在大力拓展海上风电的同时,莆田不是单纯着眼于风力发电本身,还围绕风电产业努力拓展产业链条。目前,莆田已经与上海电气集团成功对接海上风机生产项目,今后将把风机生产线建在莆田。

上海电气集团是国内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其核心业务是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等。去年6月,在前期对接的基础上,莆田市长翁玉耀专程赴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就海上风机整机生产线等项目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目前,这一项目已落户涵江区,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风机整机生产线,作为风机总装基地。产品市场主要面向福建海上风电,并辐射广东、广西及东南亚海上风电市场,成为这些地区的生产、维修、营运中心。预计该项目2017年可全面完成建设,项目投产后估计第一年产值约10亿元。

“如果本地能生产风机,我们的订单肯定下在这里。”邓毓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初,福能集团从天津运来24台风机,光运费就花了1500万元。“如果能在本地投产风机装备制造项目,既帮我们节约了运费,还有利于风机的及时维护。”陈勇认为,“风机制造项目还能直接带动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我们在南日岛的4台海上风机为例,一台造价达8000万元,100台就是80亿元的订单额。”

除了高大上的装备制造业,风电业的发展还能给小清新的旅游业带来惊喜。“分布在南日岛海面上、东峤镇盐田中、埭头镇养殖区等地的‘大风车’,都变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陈勇介绍说,比如深受游客喜爱的仙游草山风电场,随风起舞的大风车和绚烂的樱花相映成趣。

如今来这里开发风电项目的央企越来越多。三峡集团考察后,与福建省能源集团公司达成意向。目前,福能股份和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三峡新能源已经联合投资设立海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海上风电发展的新蓝图。

记者手记>>>

把握海上风电的“风口”

在内陆风电遭遇“弃风限电”严峻形势的背景下,靠近经济发达区域、具有消纳优势的海上风电项目,成为整个行业的一道亮光。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不占地、运行稳定、发电量高50%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成本高的不足,因而抑制了一些能源企业的投资愿望。因此,从长远来看,需要合力破解海上风电发展难题。

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需要更加精准、给力。海上风电的准备周期长,前期工作涉及面广,需要为企业提供长期的细致服务。业内人士分析说,海上风电选址需要考虑空中及水面航道、海洋功能区划、港口码头、滩涂围垦及养殖、军事用海等多种因素,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重、多头审批,前期工作至少需要2年以上。因此,对海上风电的审批改革亟待提速、提效。

面对海上风电大蛋糕,产业链上的各方企业应当形成合力,变独唱为大合唱。海上风电更适合单机容量高、发电能力强的设备,购买成本高昂,海上维护难度不小,所以单纯将压力放在能源投资企业身上不利于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企业、风电设备制造商、风电安装企业等应当树立利益共同体的意识,在国家政策对海上风电趋于利好的大环境中,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将海上风电送入快速发展轨道。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积极推进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比2015年翻一番。同时,要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这既是宏观发展蓝图,也是产业发展思路:以海上风电项目的拓展带动产业链的延伸,促进风电装机、制造、维护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落地,进而实现以风发电、以风电带动产业链的目标。

声明:文章来源人民网,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金秋网立场,若侵权请联系!QQ:3071562091
随机阅读
暂无数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