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以“招子”换“牌子” 福建宁德下党村精准扶贫有后劲
发布时间:2016/5/12   来源:新华网   + 4604


下党古村落一角。陈翊群 摄

新华网福州5月12日电(李琛 陈翊群)从4月跨5月,短短一个月时间,福建寿宁县下党村一口气扛回了两个“国字号牌子”:“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该村第一书记曾守福眼里,这两块牌子来之不易却又恰逢其时,它们既是各级部门与乡亲们共同努力、一招招推进计划的成果,也是今后围绕乡村旅游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的推手。

作为省委组织部派驻下党村干部,曾守福到该村任职已将近两年。

打底子:建成进村“小高速”

下党全村共309户1341人,是寿宁县下党乡的乡政府驻地,也是革命老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从寿宁县城出发,沿着平坦宽敞的道路一路前行,到达下党村仅需50分钟时间。要不是有人提醒,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村、落后村。

“40多公里的道路有10000多个坑洼,坐车要将近两个小时,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刘明华提起往事仍不胜感慨。


下党乡境内小高速。吴通华 摄

2014年7月,曾守福从省委组织部电教室来到下党村,和他一起进村的还有省交通厅的另一名干部。路,成了第一个“改革对象”,在交通厅的支持下,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这条被称为“下党小高速”的进村道路当年年底就开通了。

“这路,对村里脱贫工作真的太重要了。记得新路开通的当天,不少村民开小车、驾摩托、骑三轮,在路上来来回回地跑,”曾守福说。

找路子:乡村旅游“有搞头”

要脱贫还得找到好的发展路子。

下党村位于洞宫山脉东端,闽浙边境三县交界地带,山清水秀,雨雾环绕, 81%的森林覆盖率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同时还有 “善有可风”、“五代同堂”、“福祉同膺” 等古民居以及明代的“鸾峰桥”等景观。

初到下党,曾守福通过认真调查,认为村里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且生态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为了让“路子”走得更科学、可持续,村里委托省住建厅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性修复规划》、《下党乡红色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暨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成立了“梦之缘”公司,专门负责旅游经营。考虑到仅有“乡村游”这一产品太单一,又成立了“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茶叶经营为主,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乡下的味道”。


下党乡古村落。吴通华 摄

2014年11月,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下党村和地处闽南的南安市蓉中村签订了友好村共建协议,根据协议,两村在发展茶叶经营的基础上,共建扶贫定制茶园“乡下的味道”。据悉,这是全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当你“定制”成为茶园主后,每年春秋两季,不仅可以到茶园采摘,参与农事活动、分到茶园带来的红利,还可以来下党村旅游、品鉴明清古民居。


“通过‘定制茶园’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将贫困村的产业与大众扶贫、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市场广阔。”

竖牌子:各种“名号”响起来

搞旅游,首先要吸引游客,而要吸引旅客,首先就得有响亮的“牌子”。

对此,村里人特别是干部们一开始心里就非常清醒并一直十分努力。经过上下奔走,在得到各级部门政策、资金等扶持后,村里首先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很快就挣得了第一个“名号”: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下党古村落一角。陈翊群 摄

2015年,下党村先后被评为宁德市“十佳旅游线路”、“十佳旅游特色乡村”和全省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今年一开始,又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和前面提到的两个响当当的“国字号”牌子:“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各种“名号”中,不少自身就很有“含金量”:仅“全省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就引入专业公司和团队结对帮扶,3年计划投入千万元以上。

而最为重要的是:八方游客开始慕名而来:去年“五一”期间,下党村迎来了首批游客,其中还有几个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朋友。

“今天五一期间,村里一下子来了三四百人,小炒店生意爆满,我们忙的都脚不沾地,”村民吴信梅告诉记者。

今年52岁的吴信梅南下广东务工十几年,去年回家,看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就跟妹妹在家门口开起了小餐馆。

迈步子:村民收入要“翻番”

“农民的根在田地里,要彻底摆脱贫困,还要在土地里想办法。”

这几年由于大环境影响,靠出卖劳动力在外面挣钱很难了。因此,如何吸引村民回乡发展,是曾守福到下党村后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

下党村是高海拔地区,传统产业是种茶种水果。除了旅游项目,还要打开思路,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目前,村里已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采取村社合作经营、村企联办,让村民变股东,以提高村财和村民收入。已投入资金30万元,新开高优白牙奇兰茶园100亩,锥栗50亩,优质高产油茶园500亩。

以茶叶经营为主的“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也已建成16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并从深圳、泉州等地引进了专业的管理、营销团队。“乡下的味道”扶贫定制茶园项目,600亩定制茶园,现也已签约200亩。每斤茶青从原来的均价2.4元增加到了10元左右,每亩茶园增收3000元以上。2015年,该村村财收入逾8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下党乡新区造福工程安置点。吴通华 摄

最可喜的是,在外务工、创业多年的村民开始回归了:除了吴信梅,去年还有王培根等5人回村投资创办了兴农生态养殖场,养殖野山羊、土鸡、土鹅等。而不少在外做生意的村民也隔三差五地“常回家看看”,捎带着把村里的茶叶、水果等土特产销到了外地。

“下面我们村还要推出定制果园、定制蔬菜园等扶贫项目,并着手创建3A级景区,形成集红色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相信在‘十三五’期间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曾守福一边带着记者采访一边介绍,明显对下党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声明:文章来源新华网,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金秋网立场,若侵权请联系!QQ:3071562091
随机阅读
暂无数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