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市民政局公布了2013年老龄数据,显示广州户籍老年人已超133万,占户籍人口16.03%,开始踏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大城市“银发浪潮”早在公众的预料之中。值得留意的是,当这些新闻出现时,市场上各利益攸关方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尽办法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更加充分地讨论相关的社会政策。
一些报道用了“家庭养老没有百万免谈”这类字眼,然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你不能指望那份社保,必须“储备养老资产”,亦即积累“商业养老保险、银行储蓄、股票、公共基金、房产以及其他投资金融产品”,以便“在未来你退休以后套现进行消费”。毋庸讳言,作为利益攸关者的各大金融机构的身影,已经跃然纸上。但这种讨论在现实中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其适用群体有多少,二是必要的政策讨论哪里去了?
首当其充的问题,是能在退休时拿出“百万养老”的人,会是多数吗?这取决于这里说的“百万”指的是名下资产还是银行储蓄。不少人会说,在广州这种一线大城市,只要拥有一套房产,就已满足“百万”门槛。问题是,先不说还有很多广州人住在公租房、廉租房,即使是有一套住宅的,不能套现的资产只是账面资产,银行户头未必有这个数。如果算的是银行储蓄,恐怕不符合条件的人是多数。所以,这类金融产品的目标群体,只能是社会上的高收入群体,而这类群体,以其退休收入与社会保障程度论,关注的其实并不是一般人说的如何“养老”,而是怎样“享福”。这与亟需讨论的大多数老人的生活困境,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倒是不少老人,会像电影《夺命金》中的苏杏璇一角般,被这些报道牵着鼻子去投资他们并不熟悉的金融产品,承受不必要的风险。
陷入上述这种讨论困境,是因为这些媒体没有搞清楚“养老”一词的含义,以致于从一开始就假设了养老三大支柱中的社会保险部分不能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所以大家只能去增加个人储备。老龄政策,在中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收入维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养老金,或者说退休金(pension)原理上只适用于收入维持一项,并不包括生活照料。
现在大家说社会养老保险不够花,原因不是出在这笔钱不够衣食住行这几个基本必需之上,而是它并无余钱覆盖各类生活照料服务,例如居家养老或者入住养老院。在发达国家,“养老”的收入维持与生活照料是两项互为补充但却相互独立的政策,以奉行社会保险的德国为例,前者靠社会养老保险融资,后者则靠社会长期照顾保险支付。比较德中两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不难发现,中国的问题出在尚未推出社会长期照顾保险,所以老人要把本来用于衣食住行的退休金分一笔出来支付各类照料服务,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因此,媒体和学术界更应该做的,不是囫囵吞枣地跳过必要的政策讨论,而应细心地比较国内外政策,进行充分讨论,看看政策如何改进才能使得我国老人们获得更完备的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