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厦门同安凤岗举行“敬天公”民俗活动 岗头大笼甜粿亮相
发布时间:2017/2/6   来源:人民网   + 1420

两座分别高1.3米、重量超720斤大笼甜粿昨日亮相同安凤岗岗头。何东方 摄

居民前来观看同安凤岗岗头大笼甜粿。通讯员何东方摄

拆开模板,浓浓的甜粿香味迎面扑来,印在甜粿上面的图案精致引人。昨日,2座分别高达1.3米、重量均超过720斤的岗头大笼甜粿再次亮相于凤岗祖祠前,壮观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据悉,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岗头大笼甜粿第七次亮相。

“两座大笼甜粿的总重量超过1400斤。”凤岗社区老人协会会长洪振宗说,同安本地的甜粿也称为年糕,含有“年年高”的意思,因此每年蒸的大笼甜粿都会比往年的重一点,并以此敬天公、祈福。

在这两座岗头大笼甜粿上,还印有荷花、蝙蝠、花瓶等样式,寓意着平安富贵。甜粿的最上方还立着一尊木狮子,以示“瑞狮迎春”。民间还有“野(挖)粿边,生后生(儿子)”的流传,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外乡人闻讯而来“讨要”一小块甜粿带回家,以求吉利。今日,这两个大笼甜粿将分给村民和亲戚朋友食用,凤岗社区还将举办“百叟宴”,宴请全村400多位当上爷爷的老人。

据凤岗社区老人协会秘书长洪清求介绍,岗头大笼甜粿制作技艺复杂,主要分为配料、溶料、揉料、下蒸、装桶、拆板六大工序。正月初二一大早,凤岗社区居委会和老人协会就组织了约40位居民前来制作,大家各自分工合作,利用4口大锅、8个蒸笼同时蒸甜粿。甜粿蒸好后又一笼一笼倒入8块内刻精美纹饰的模板拼接而成的八角形容器内,用木槌敲打压实,再抹上香油,铺上豆皮,整个过程大约历时1个小时。之后,甜粿放置一周左右,在其变硬定型后才拆卸木板。

据了解,蒸大笼甜粿“敬天公”民俗活动在凤岗岗头已经延续了将近500年,1951年因故消失,时隔60年后,于2011年得以恢复重现。2013年5月,“岗头大笼甜粿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厦门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表示,岗头大笼甜粿是中国美食文化的一个代表,它集中表现了农耕时期中国聚族而居时的饮食文化特点。同时,这项感恩天地、感恩先辈、感恩自然的民俗活动,也凝聚着海内外乡亲浓浓的乡愁。(记者 陈雅玲 蓝慧 通讯员 余雪燕 韩超)

声明:文章来源人民网,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金秋网立场,若侵权请联系!QQ:3071562091
随机阅读
暂无数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