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安溪六旬擀面匠:一根两米擀面杖 一个钟头擀出一碗“古早面”
发布时间:2017/2/6   来源:人民网   + 2109

编者按

年初,习近平选择了访问“钟表之乡”瑞士作为中国外交的开篇之举,让举国上下对“工匠精神”的推崇进入新的层面。李克强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曾经数次赞叹“高手在民间”。

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工匠精神”来强大自己。2017年新春佳节之际,本网记者新春走基层,努力做一只报晓金鸡,发现身边的“工匠精神”和“民间高手”,传达社会各阶层的温暖和正能量。

在闽南地区,面食并不以主食的面目出现,但奇怪的是,绝大部分的安溪人对面食情有独钟。面条的传统制作技艺,随着时代变迁逐渐被机器取代,这种民间流传技艺则开始慢慢流失。

趁着返乡过年之际,记者在安溪县蓬莱镇新美村村民马新安家里,见识了用传统方法擀制面条的过程,品尝传统面条的独特风味,找回了儿时的“大面香”。

木棍擀出的“古早面”

马新安家是典型的闽南大厝,处处呈现出古色古香气息,在厅堂中摆放着一架用厚木板钉成牢固的大案板,这就是他制作面条的工作台了。案板上横架着一根约2米多长,直径约为10厘米的圆木棍。面条就是利用这根“巨型的擀面杖”压打出来的。

三四十年前,没有机械生产,制面唯有用手工,新美村许多户人家都有这些制作面条的“设备”。 今年65岁的马师傅介绍说,挑选的碾压面用的木棍是有讲究的,质地要好,粗大又要有韧性,保证有比较大的覆压面和弹性。

“一碗好吃的大粗面,除了面粉讲究,注意面粉与碱水的比例,制作人的熟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马师傅见记者到来,特地又和了五斤的面粉,为记者展示了传统制作技艺。

把搓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那根硕大的木棍的一端支在厚实的案板架上的横木下。马师傅整个身子都骑坐在木棍另一头,脚尖有节奏地一蹬一蹬的,双手随着节奏不停转动着木棍碾压着面团。做为支点的横木,由于常年的撞击而打磨出了深深的痕迹。

看着马师傅碾面碾出节奏来,记者也颇感兴致亲自体验一把,但得不到要领,转不动这根粗大的面擀。马师傅说,骑木棍上打面时,看似轻松,实则全身的力气都用上了,并且要用巧力不能用蛮力,一边碾压一边还要注意方位移动,以便让面团受力均匀。

过会儿,只见面团渐渐擀成一块“面毛巾”,压薄了,洒上生面粉,摺叠再压,再洒上生面粉,如此来来回回十多次。打压好后,马师傅用刀把粉团切成细细的面条。

擀制这五斤面,足足用上一个多钟头的时间。

海外亲人的“恋乡面”

这传统手工擀面不仅是茶乡安溪特色小吃,也成为了海外亲人思乡的眷恋。马师傅说,他的叔父、伯父一家都在马来西亚,对家乡的手工擀面情有独钟,对家乡这个熟悉、传统的家乡味道,那悠悠的、挥之不去的香,让他们念念不忘,“每年都回来探亲,每回也必吃他亲手制作的面条。”

这传统的制面技术就这样传承下来。

远居马来西亚的马师傅堂哥离开家乡时,只有15岁。2012年秋天,马师傅堂哥一家回到家乡,一进家门就说“唉,又好久没吃到家乡的手工擀面了。小时候没有吃够,是那种舔嘴抹舌的感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条可不是随时就能吃到的。尽管是小小一碗面条,常常勾起他们对家乡的眷恋。

热情的马师傅,留住记者品尝他的手工面。热气腾腾的面汤里散出浓浓的面香,顿时勾起食欲。面条入口爽滑兼“弹牙”,外柔内刚,够筋道,口感十足。“要是在城区开家传统面食馆生意准会红火。”我们边吃边聊了起来。

马师傅说,机器做的面较松,没嚼劲,没有麦香味,他还是喜欢吃自制的面条。这门传统技艺是他小时候耳濡目染学来的,这一做就是四十多年。现在邻居爱吃这种传统味道的,也会拿面粉来让他加工,虽然制作过程很是辛苦,他也乐此不疲。 

声明:文章来源人民网,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金秋网立场,若侵权请联系!QQ:3071562091
随机阅读
暂无数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