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国外赚得不少,但我觉得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黝黑的肤色,满脚的黄泥,若不是戴着一副眼镜,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淳朴的农民是名大学生。
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王永源被公司派到非洲负责种菜。两年后,他回国在闽清租地做起家庭农场,没想到亏了本。不甘失败的他继续求学,终于取回“真经”,不仅种出了“网红”南瓜,还探索出“微农经济”模式,带动全省数百农户抱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几经波折,当上“新农民”
2010年,26岁的王永源从非洲回到国内,到闽清县白中镇租了106亩地,开办家庭农场,准备自主创业。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农学科班毕业的大学生,种了一年的田,不仅没挣到工资,还亏了8万多元。
“我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还是在做传统农业,而且是在和农民抢饭碗。”王永源反思自己的经营模式,下决心找一条新的出路。
2011年底,王永源请父母过来帮忙打理农场,自己到外面“取经”。“取经”过程中,他参加了团省委“燎原行动”的培训,结识了一家社会企业——故乡农园。“我觉得他们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也正是我要寻找的新方式,因此一拍即合。”王永源说,他在这里一呆就是两年,不仅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全国知名的“三农”专家。
2013年底,王永源回到闽清,尝试新的农业生产种植模式,一边自己种植高品质的农作物,一边带着周边的农户一起干,整个种植和销售环节他全权负责。
“刚开始我们都不相信他,自己干了一辈子农活,怎么能听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的话?”村民老李告诉记者,王永源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先小面积试种。事实证明,按照王永源的要求种出来的农作物,销路全都不愁。试种农户尝到甜头,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农业模式。
“微农经济”,小南瓜变身“金瓜”
“小王种的南瓜个头小,口感好,板栗南瓜可是城里的‘紧俏货’!”附近农户得知王永源干得好,纷纷跑到他的农场参观学习。村民老吴说,因为缺乏技术,之前种田很难挣到钱,现在他在王永源创办的源凤农场干农活,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增加了收入。
结合自己的种植经历及与周边农户的互动经验,王永源把自己的农业产业链运营模式定义为“微农经济”模式:让小农户、适度规模的农场和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通过抱团发展,实现优质单品组织化、标准化、可追溯化生产,逐渐形成区域小品牌,有机对接中高端市场。
通过推广“微农经济”,现在,王永源将周边500多家农户种植的玉米、南瓜等农产品汇聚起来,衔接新的零售市场。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近3万元。
为了让“微农经济”模式惠泽更多农民,王永源还组建了“微农经济”乡村振兴服务队,向全省推广该模式。目前,除了闽清,他的南瓜种植“微农经济”产业链还延伸到泉州、南平、宁德。
政策“给力”,青年人才信心十足
“新时代需要‘新农民’,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王永源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懂技术、有文化的年轻人,去带动和影响农民,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也十分有利于年轻人创业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闽清县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吸引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县里专门建立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中心和农民创业服务中心,聘请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专职创业导师,全方位服务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该县还建成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设立高校学生实践基地5个,引入36位高校青年学子开展实践调研;开展百名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活动,营造浓厚乡村振兴工作氛围。为了留住人才,闽清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共投入65亿元,打通37条道路,助力乡村振兴。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王永源和他的同伴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正计划借助“微农经济”模式,开拓更多的西瓜村、地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