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游记
  作者:陆琪灿  浏览:2217  发布时间:2010/12/11
    自按:旅游是老年人愉悦心身,有利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事。我到过一些地方旅游。我想陆续把它写出来,让已到过那些地方旅游的老年朋友补充、完善;供还没到过那些地方的老年朋友以后旅游时参考。
    游记一:    龙门石窟游记
    两山相对龙门开,伊水东流不再回。门内千年石窟在,五洲万国客人来。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市的伊河两岸。
    那天,我到那里较迟,已见游人如织,黄、黑、白皮肤的旅客如云。龙门石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石窟造像开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四百余年。其代表性的洞窟有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潜溪洞、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共计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这些古代艺术大师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像,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关于壁画中的飞天,因年代久远,或解放前被盗出国外买了,有的已经看不到了。万尊石佛呈风彩,四海游人叹艺魂。现根据导游的介绍,牌子上的写的和自己看到的介绍如下:
    古阳洞,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比较丰富的一个洞窟。窟内两壁镌有三列佛龛,其拱额和佛像背光精巧华丽,图案纹铈丰富多彩。所谓“龙门书法二十品”十九品即在此洞窟,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
    宾阳洞,共三洞。中洞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开凿,正光四年(523年)建成,历时二十四年,用工八十万零二千三百六十六个。主佛释迦牟尼和两个弟子、菩萨,面相清瘦略长,衣纹折迭规整而稠密,体现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南洞和北洞始刻于北魏,延至唐初才完成。
莲花洞,因窟外主上方有明代书刻“伊阙”二字,又名伊阙洞。建于北魏晚期。主佛释迦牟尼立像,高5.1米。洞中佛龛较多,构图精美多彩,有尖栱、楣栱和屋檐栱,有瓔珞、帷幕和华绳,又有云纹、卷草纹和几何图纹,以及莲花、宝相花等,刻工精细,富于变化。窟顶镌刻有一大莲花,其旁的高浮雕大型飞天,更是婀娜多姿,优雅传神。
    药方洞,开创于北魏晚期,建成于唐代武则天时,历时约二百年。洞内的主佛、弟子、菩萨和洞外的力士、八角莲柱,皆为北齐作品,具有多种多多样的艺术风格,是龙门石窟中唯一具有北齐造像的较大洞窟。洞口两侧所刻治疗疟疾、反胃、心疼、消渴、瘟疫等一百四十余种疾病的药方,为唐初作品,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潜溪寺,唐代初年开凿。洞窟内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主佛阿弥陀佛端坐须弥座上,比例匀称,面部丰满,神情睿智慈祥。二菩萨丰腴圆润,双目俯视,造型敦厚,是唐初雕塑艺术中的佳作。天王身着甲胄,足踩鬼怪,竖眉挺立,表现了武士精神。
    万佛洞,建成于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因洞窟的南北两壁满刻一万五千尊佛像,故名。正壁阿弥陀佛端坐于八角形束腰莲花座上,神情安祥肃穆,背后雕刻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坐一菩萨或供养人像,布局别致。南北两壁佛像下,雕刻伎乐人。洞窟外坐观世音像。
    奉先寺,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创建,历时四年竣工。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也是唐代艺术的中的代表作。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有卢舍那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十一尊雕像。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关注智慧的光芒。两边的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刚健。布局严谨,刀法圆熟。据造像铭载,武则天为建造此寺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伊水东岸有一巨石,俗称擂鼓石,相传为武则天当年礼佛时击鼓奏乐的地方。
    看经寺,建于唐代武则天时,相传为唐高祖李治修造。洞顶雕有莲花藻井,上面的浮雕飞天,体态丰润,衣带飘扬,给人一种按照韵律凌空飞舞的优美感。壁下浮雕的二十九尊罗汉像,相传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二十九个天竺(印度)“祖师”衣钵相承的形象,性格刻画入微,生动有致,是罗汉群像中的佳作。
    一天的游程很快就结束了。我吟一联赞之:伊水欢歌迎旅客,石雕巧艺悦游人。通过游览观看,深深感到,祖国的伟大、古代艺人艺术的精湛和石刻艺术品的辉煌。吟一律记之: 
                        游龙门石窟 
    精雕佛像过千年,西魏北齐唐宋延。
    万佛洞中万佛像,药方寺里药方连。
    千秋技艺留风彩,百代能工创意妍。
    四海五洲歌胜迹,人来人往赞绵绵。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