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建筑市场,促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w5C6V33l  浏览:1917  发布时间:2010/11/15
规范农村建筑市场,促进新农村建设
杨世玮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加之政府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和城镇化建设,新建住房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建筑市场非常活跃。但由于监管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农村建筑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施工队无资质。目前农村建筑市场完全是一种自生自灭、无人管理的状态,农民建房由过去请左邻右舍帮忙到现在花钱请“专业”的施工队来建房,但这些“专业”的农村建筑施工队大多是由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临时拼凑而成。他们大多忙时务农,农闲时施工,一无上岗证,二无施工经验,相当一部分人连施工图纸都看不懂,更谈不上技术操作规范,纯属“三无”人员,即无营业执照、无建筑施工资质证、无施工许可证。
二是质量意识不强。表现在一方面建房户对施工队的建筑资质大多不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队要么没有资质,要么有资质但超范围承接工程,而且施工队在施工时对工人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要求,工人干成啥样是啥样。有的没有施工图,或虽有施工图但没有相配套的技术设计规范,有的施工队为了好谈价钱图省事,不对基础处理负责(建房户为了省钱往往由自己负责处理正负零以下的基础),只管正负零以上的部分,还有的包工头与不法建材商沆瀣一气,以次充好,将大量的劣质建材用在农房建设上等等,致使一些刚刚修建的新房就出现质量问题。
三是安全隐患较多。农村建筑队普遍存在重经营、轻安全的问题,为了省钱,不按规定给工人配备安全防护用具,工人自身也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在一些农房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不戴安全帽、不拉防护网、乱接电源线等现象。有的包工头为了抢时间、赶进度,不顾工人的安全,强令工人疲劳作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是监管不够到位。目前,农村建筑市场还没有明确的监管单位,许多农村建筑施工队不按规定到相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逃避监督,偷漏税费。多数农村建筑施工队利用农民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的弱点,建房时,往往只与建房农户订立口头协议,而不签订正规的施工合同,施工中没有质量监督,完工后没有验收,一旦发生纠纷或出现质量问题,农民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
农村建筑市场涉及千家万户,建房是农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多数农民为了建房都是倾其所有,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一旦建房过程中出现问题,对其生活将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维护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把服务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措施,尽快规范农村建筑市场,让广大的农民都能像城市一样住上安全、环保、美观、舒适的住房,使农民的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普法工作,大力开展《劳动法》、《建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对建筑工程人身伤亡事故案件要及时审理,在依法保护当事人权利和利益的前提下,严格划分责任主体的责任界线,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尽快明确农村建筑市场的监管单位,加大对农村建筑市场的管理力度。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的建筑企业和施工队伍进行摸底,对不具备条件的予以取缔,对不按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给予严厉制裁;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劳动部门联合对农村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的发给上岗证,坚决制止无证上岗,杜绝安全隐患。此外,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对农村建筑市场的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对严重违规的实行重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已经构成犯罪的责任人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建筑施工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目前,施工组织对劳动者的权益普遍不够重视,有的施工单位与工人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合同只是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对劳动者的权益尤其关系到工人工伤事故的处理方面规定很少,有的甚至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一旦出现事故,如果协商不能解决,有的只好自认倒霉,而不知道通过仲裁、诉讼等渠道维权。有的虽然通过诉讼渠道来解决纠纷,往往又因自己收集证据的能力有限而败诉,或无法承受高昂的律师代理费、诉讼费,或判决(大多是施工单位与建房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无法执行,当事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
    农民建房在聘请施工单位时一定要考察其有无建筑资质,不要请无证、无照、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的“五无人员”施工,以确保建筑质量,同时也可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时跟着负连带赔偿责任。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建房,也应与其签订施工合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其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杨世玮)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