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老年协会“集美模式”
  作者:林金山  浏览:2955  发布时间:2014/1/15

集美区区基层老年协会从“六有”做起,实现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得到省老年学学会的赞誉。目前,全区成立基层老年协会57个(另3个新成立社区正在筹建),会员达到23551人。基层老年协会根据《集美区村居老年协会章程》,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促使基层老年协会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至今,基层老年协会蓬勃发展,在维护老年人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组织老年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以及开展文体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有合法“身份”。 集美区基层老年协会原先均没有进行社团登记。集美区老龄办感到,没有社团登记的基层老年协会从法律意义上讲不具备合法身份,不利于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不利于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大大地影响了老年人奉献余热的积极性。但社团登记繁杂,几度跑腿,均难办成。后来,区老龄办与民政局协商,以简便群众办事为由,改社团登记为社团备案制。基层老年协会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解决了基层老年协会生存、发展的困境,疏解了社团登记与现行制度之间的张力。至此,集美区基层老年协会完全建成。区、镇街领导重视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在完善工作机制、班子配备、工作场所建设、活动经费保障,以及老年协会活动规范化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二有合格的会长。集美区规定以社区党政一位领导担任会长,强化基层老年协会工作。常务副会长则要求具备4个条件,即在村居具有威望,德高望重;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热心老龄事业;家庭稳定、时间宽裕;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一些退下来的支部书记、主任,他们热情较高,有管理能力,群众拥护,新任党政领导支持,也适宜当会长。例如:侨英街道的浒井村的村居主干退下来后当了协会会长,工作越做越好,帮助社区管理农贸市场,收费和社区分成,八年来积累资金达269万元之多。

三有一套适用的规章制度。基层老年协会领导班子带领会员落实办公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各项涉老工作,制定活动制度,组织开展老年文体、老年教育和为老服务志愿活动。特别是落实老年协会财务制度,定期公布各项收支,接受群众监督。集美区基层老年协会制度规范,实现了“七簿一册”,即《老年人名册簿》、《会议记录簿》、《维权登记簿》、《接受捐款登记簿》、《财产登记簿》、《会员花名册》。集美区基层老年协会普遍建立了诸如上述的例会制度、学习制度、活动制度、财务制度和专访慰问制度、监督制度,档案齐全,公章使用规范,促进了老年协会民主管理和自我监督,保证了老年人对协会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四有稳定的经费来源。集美区各级老龄部门高度重视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把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和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老年协会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协调财政安排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专项经费,并多方争取多元投入,破解老年协会经费来源单一问题。一是实行基层老年协会活动经费定额制。率先在全市实行基层老年协会活动经费定额拨款制度,按村居老年人口每人每年40元标准发放确保了老年协会各项基本活动的开展。二是实行基层涉老机构负责人补贴制度。为调动老年协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基层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每人每月补贴400元。三是实行老年协会活动经费配套投入制度。集美区要求在区级投入的基础上,镇街要等额进行配套投入。四是集美区老龄委根据社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较弱的基层老年协会予以扶持,较好的予以支持,从而实现“抓两头带中间”的整体发展目标。除了这些专项拨款外,还有村居拨款、基地创收、社会捐款等。如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居加大对老年协会活动经费的投入,或将村居集体物业(如农贸集市)交由老年协会管理,其管理收益则作为老年协会活动经费。据统计全区村基层老年协会近三年平均年活动经费达到259万元之多。老年协会利用这些资金,经常性地开展慰问活动慰问住院治病老人、对即将离世的老年进行临终关怀,做好家属情绪安抚工作;组织一年一度的免费健康体检;春节、重阳节发放一些小礼物等。基层老年协会这样认真负责地为老服务,增进了会员之间的感情,凝聚了人性,促进了社区和谐

五有老年活动场所。集美区老龄办趁此经济快速发展契机,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了一大批老年协会办公、活动场所,解决了有钱办事,有地方办公,有场所活动的问题,现在全区活动场所总面积达到43559平方米。做法是:一是整合现有资源,采取资产调拨,改建修缮等方式来建成老年协会办公、活动场所。主要是协调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腾出闲置办公场所及村居闲置仓库、知青点,作为老年协会办公、活动场所。二是以居家养老服务及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完善老年活动室建设。2010年起集美区开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着力加强基层老年协会活动室建设,完善了40个村居老年协会办公、活动场所。三是以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整合社区公共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了老年文体活动资源不足问题。四是采取一村一站下设若干点方式,建设一批自然村老年人活动点。由区、镇街多方筹款120万元建成17个自然村老年人活动点,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参与文化、体育活动。活动场馆配套有运动器材室、图书馆、棋牌室、乒乓球室,还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室外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了文体活动场所,发挥才华的地方,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展示了老年风采,使老年人老有所乐,增强了体质,拓宽了视野,活的有意思,提升了老年人幸福感。

六有一个街镇“涉老合力制”的统筹指导机构。集美区在工作调研中,深刻地感受到老年协会好坏的关健在于镇街。早在2006年就下文,强调镇街要成立老龄委,由一位副书记和分管民政的副镇长当领导,每人每月补助600元聘请4位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老教师为工作人员。后来发现老同志都不会用电脑,汇集资料难度较大,集美区政府决定招2名工作人员,享受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待遇。这样每个镇街老龄办都有6位工作人员,总揽各项老龄工作(老年协会、老体协、老年学校,关工委、日常的老龄工作)。在基层村居也是采用“涉老合力制”,有效推动老龄工作。我们规定老年协会由一位退休人员任常务副主任,一位退休工作人员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每月补贴400元,达到每个社区都有2位退休人员统揽老年工作。(即包括老体协、关工委、老年学校等等)

由此,在福建省老年学学会总结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会议上被誉为基层老年协会“集美模式”。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