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难说
  作者:陈有芳  浏览:1475  发布时间:2016/2/11

 

先是写公文,以后又搞调研,长期深陷文字堆中。人说我低头拉车不看路,自感确实有点这个味道。干着干着,冷不防就被人踢了一脚。踢痛了,过一段,又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是照着自己的脾性一路走来。

我曾混到一个师级单位的办公室副主任位置。这虽是个微不足道的“官衔”,但却是一个升迁的阶梯。那时,主任嫌事多繁杂,太累,不来上任。我顶着干了一大段时间,感觉还对付得过去。当时年纪不大,熟人友朋也都勉励要把握良机,眼看还有一些奔头,却栽在一份总结上。那年单位小车队出了十多起车祸,这与管理不善显然有直接关系。我就如实地将此写进总结的问题部分中去。主管领导一看,心里老大不畅,说,没结案的不能算;我说,起数与结案是两码事,加上一些类似岐见。看来,我是“不会来事”之辈。总结写完,我就也被突然宣布转业了。我曾借调部级机关。同事要我往上面打个电话,通融一下,可能就不叫走了。我不屑于这一套,转业就转业呗,天下之大,哪里没碗饭端。殊不料,事情并未到此为止。当获悉某单位欲接纳我后,原单位竟又跟踪而至,提醒说“此人既不会写,又不会讲”,还编造了我“家属户口不在福州”等话。经此番“帮助”,联系单位就将我的档案给退了。一怒之下,我对单位的转业办说,我自己联系的单位,倒有人去挖墙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你们看着办么。我回到在海岛的家乡,心想“本地牛吃本地草”,在老家找个事做算了。过了个把月,又接到通知,说档案又被接收了,要我到福州某单位报到。

事后了解,原单位也感到有点搞过头了(或许认为己达预期目的),就又去做接收单位的“工作”,这才被勉强接纳了。投档、接档、退档、又接档,经此一番“折腾”,就是一朵鲜花,也整萎了。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此间,某经贸单位要我去管人事,说待遇也好;权衡再三,认为还是联系的单位业务有些对口,就予婉辞了。转业之后,我将此事淡忘,投身于工作。除完成大量业务外,还认真探索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国性系统论文评选活动中,仅一等奖我就得过3次,获省部级论文奖达50多篇次;多次担任国家、部级课题组成员,参加有关国际论坛会。尽管我为单位争了光,以成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驳斥了原单位的不负责任的反映,但转业时被“折腾”的阴影,却难以驱散。那些不实之词,总时不时要被人拿出来“晾一晾”。如在“三讲”中,我被说成是“看问题多,看光明少”、“把形势说得漆黑一团”等等,甚至上报到某省级分管领导那里去;以致首次“自我鉴定”未获通过,使我再次面临压力。我寻思,“探研问题”与“看光明少”,这两码事怎么又被硬扯到一块去了。看来,真话还是不好讲。所幸的是,“阴影”毕竟难敌实实在在的绩效。真话和成果最终也得到一定的认可。转业后,我又被多次记功,还获过省五一奖章,事迹也为多家刊物所报道。

日月似梭,转瞬间,到了退休的年龄。我又被返聘在调研岗位上,还担任了一个理论研究刊物的副主编。调查出真知,研究出政策,其前提就是要敢于讲真话。纵览古今世间事,多是以真为贵,假也总难敌真。但是,正如假货那样,假话也往往会带来“丰厚的利润”,晋官加爵,财源滚滚。当年“副统帅”林彪,就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说法。假话(假数据)也至今仍难绝迹。当然,真话难讲,但总得有人去讲呀。这正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上一篇:精神不老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