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
  作者:陈有芳  浏览:2196  发布时间:2016/2/12

 

刺客,多指通过暗杀上层头面人物,达到扭转政局的行为。以简捷手段,换取重大政治效益,古今中外,此类案例,不乏记载。刺客多舍命弃家而为,引起广泛关注。《史记》就有《刺客列传》章节。刺客被立传,成为后人解读当时政局的一个重要侧面。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返还。”易水之边,这悲壮歌声,出自为荆轲送别的友人之口。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兵攻燕,荆轲应燕太子丹之邀,前往刺杀秦王。他带着秦叛将樊于期的头和卷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地图,进献秦王。献图时,图穷匕见。荆轲持匕直刺,平昔八面威风的秦王,惊吓得绕柱而逃。由于得到提醒,秦王才推剑于背后,拔出剑来,免于一死。荆轲当场被杀身死。司马迁神来之笔,把本次刺杀描绘得惊心动魄。事前,为了取信秦王,荆轲说动樊于期甘愿献出自己的头颅。伴行的秦舞阳,在殿中惊慌失措,全身战栗;荆轲镇静地一边安抚,一边伪言舞阳未见过大场面,搪塞了过去。刺杀失败,身负重伤的荆轲,岔开腿坐着骂道:“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因为我想劫持你(秦王),一定要得到你的承诺去回报太子。”行刺未遂,燕国也难逃灭亡命运。博浪一击、高渐离投筑,秦王多次险遭刺杀,而荆轲竟在禁卫森严的王宫殿中行刺。在《刺客列传》中,这是最具影响的典型案例,也说明当时连横与合纵搏击的激烈。史载,荆轲是卫国人,齐国贵族庆氏后代,喜读书击剑。卫人称为庆卿。秦灭卫后,逃亡到燕,燕人称为荆卿。

1935年11月1日,南京发生了一起高层人士被刺案。汪精卫被“铁血锄奸团”成员孙凤鸣枪击重伤,最后不治身亡。时值国民党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当日全体中委合影后,转身陆续登上台阶,正欲续开会议之际,孙凤鸣从记者群中闪出,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汪连发三枪。事后主事者急于从孙口中追究刺杀内幕,问行刺目的,孙答:“请你看看地图,整个东北和华北,那半个中国还是我们的吗?”又问为何此时行刺,孙答:“六中全会开完就要签字,再不打,要亡国,当完国奴了。”又问他的行动立场,孙答:“我是完全站在老百姓的地位。”汪是大汉奸,死有余辜;由于当天蒋介石未出现,刺杀目标就转向了汪精卫。刺杀昭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代表了广泛民意,震惊了国内投降派,引起全球轰动。孙凤鸣时年仅26岁,国难当头,他与王亚樵、王克华等以晨光通讯社为掩护,组成“铁血锄奸团”,决心以性命来拦阻对日妥协,反抗投降路线。孙凤呜行刺后,身中二枪。从他身上搜出鸦片烟炮,说明他誓不求生的决心。两天后,他平静地死于医院。孙凤鸣是安徽涂州市人,原是19路军的一名排长。其墓在南京紫金山附近,墓、碑俱存。

下野的军政要员,也会成为行刺目标,不过其目的已略逊一筹,或限于家仇私怨。在上述刺汪十日之后,即同年11月11日,天津又发生一起轰动一时的刺杀案。下野的军阀孙传芳,被连击三枪,死于居士林佛堂。为报杀父之仇,奇女子施剑翘,经十年苦心追踪,终于摸清深居简出的孙传芳行踪。以假名混入佛堂,伪装成信女。趁孙讲经之际,从背后将其毙命,接着大喊:“我是施剑翘,大家不要怕,我是替父报仇!”此案成为“民国司法十案录”之一。施认为,其父施从滨是俘虏后被残杀,因此决意替父报仇。情与法,当时社会为之激辩。司法界认为施有自首情节,先判10年,又改为7年。由于冯玉祥将军出面求情,经国民主席林森宣布赦免,将其释放。施剑翘出狱后,投入抗日斗争,于1973年病逝。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谁也说不上,今后就没有了施剑翘一类的奇人。刺客多具任侠心理,身家不顾,或博取功名,或报仇雪恨,故能发生大影响,甚至政局为之改观。令人惊叹的是,当年热血滿腔的汪精卫,亦曾刺杀过清未的摄政王載沣;变节沦为卖国贼后,不想自已也成为爱国者的枪下之鬼。看来,“盖棺论定”这话不假!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