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子女疏于照顾成主因 厦门平均每3天有1名老人走失
发布时间:2016/10/11   来源:人民网   + 590

黄劲超图

重阳节前后,正逢弘扬爱老、敬老的时间点,而一则“全国每年约有50万老人走失”的消息,让人看了心情沉重。

10月9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在民政部发布《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首次对我国老人走失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报告。

晨报记者了解到,厦门每年也有不少老人走失。仅今年以来,市公安局110指挥情报中心共接到69起60岁及以上老人走失的报警,市救助管理站也救助了三四十名走失老人。

全国每年约50万老人走失

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每年全国约有50万老人走失,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更容易走失,所占比例达80%以上。从性别上看,走失老人以女性为主,占到总数的58%,男性则为42%。从地域上看,大量人口流出地区是老人走失的“重灾区”,与留守老人现象相伴而生。

精神疾病、迷路、老年痴呆等成为他们走失的重要原因。因疏于照料,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约有25%的老人出现再次走失的情况。

厦平均3天有1老人走失

那么,厦门的情况如何?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110指挥情报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110指挥情报中心共接到69起60岁及以上老人走失的报警,这个数据不包括老人走失后,家属在未报警的情况下自行找到等情况。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厦门平均每4天至少有1起老人走失导致家属拨打110报警。

记者发现,这69起老人走失的警情中,男性有35起,女性34起;最小的为60岁,最大的为94岁,以60岁至69岁年龄段的老人居多,达到31起,占到总数的44.9%,70岁至79岁老人共有20起,约占29%,80岁至89岁老人共有16起,90岁至99岁则有2起。

除了有人拨打110报警的,也有一些老人会自己找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或有市民发现后将走失老人带到市救助管理站,或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走失老人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其找到家人,有的也会送到这里。记者昨日从市救助管理站获悉,今年以来,被送到救助站的走失老人有三四十名,以70岁左右的女性老人居多。

记者了解到,救助站的这部分数据与110接到的警情重合较少,也就是说,在厦门,仅110接警和救助站救助的走失老人,今年以来就约有100名,平均每3天就有1名老人走失。

暑期成老人走失高峰期

市救助管理站成人救助二科陈科长表示,每年7月8月,是老人走失的高峰期,数量甚至比其他月份翻了一倍。“暑期有很多老人从老家来厦帮子女带孩子,容易因不熟悉环境而迷路。”

陈科长坦言,有两三名老人是这里的“常客”,至少来了四五次。如今年80岁的孙某,贵州人,患有老年痴呆,这两三年以来,已来救助站四五次。子女一上班,他就跑出来。但幸好,他第一次到救助站时,还能准确提供老家地址,工作人员通过倒查,帮他找到家人。现在他只要再来救助站,工作人员就直接联系其家人。

【分析】

子女疏于照顾 是走失一大主因

为何老人走失频发?厦门市救助管理站成人救助二科陈科长表示,这些走失的老人中,大多是不熟悉城市环境而迷路,或有老年痴呆、精神疾病等,有的甚至是从漳州、泉州等地一路走到厦门来的。他们大多无法提供个人身份、家庭住址、家人联系方式等有效信息,给寻亲造成不小的困难。

“也有一些子女跟老人斗气,对老人说话语气不太好,个别老人有时也会以出走的方式表示不满。”陈科长说。

陈科长认为,归根结底,导致老人走失的一大主因,还是子女疏于照顾,如果子女多用点心,老人走失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即便走失也会好找很多。(记者陈小斌)

【提醒】

记住5种方式 寻亲少走弯路

在陈科长看来,老人走失后,从他身上获取有效信息,对早日找到走失老人的家人很有帮助。子女可通过以下方式,让寻亲少走弯路:

第一,给老人身上放张爱心救助卡,或在老人常穿的外衣上缝制信息卡,上面留下地址、子女联系方式等。

第二,给老人配备手机,并把子女电话存进去,该手机最好能带有GPS定位装置。当老人走失被发现后,别人可通过其手机帮他联系家人,家人也可通过GPS定位寻找老人;

第三,如果家中有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精神疾病等,建议将老人送至相关机构,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照顾老人;

第四,不要因为害怕老人走失,而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如果老人想出门,子女应尽可能陪他们多出去走走,或者给老人找个伴,不要让他单独一人去陌生的地方走动。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出门时,最好让他们随身携带药品。

第五,如果家里有老人走失,市民除了可拨打110报警求助外,也可以拨打厦门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值班电话。女性老人走失可拨0592-5130213;男性老人走失可拨0592-5523285。

【案例】

帮走失的老人寻亲,在没有获取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寻亲工作会一度陷入困境。厦门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口音辨别、身份倒查、人像识别等方式,尽可能帮这些走失老人找到回家的路。据了解,今年以来被送到市救助管理站的走失老人,现仅有1人还未找到家人,其他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都已找到家人。

无名字口音杂 寻亲无从下手

陈小斌摄

目前救助站里有位走失老人,至今未能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9月27日17时,杏林派出所送一名走失老人到市救助管理站。十几天来,她一直说她没有名字,说家里没有人了,未能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工作人员观察发现,她应该是在外流浪了一二十年,看起来五六十岁,普通话口音也较杂,有陕西和山西口音,但她又听得懂闽南话,让工作人员无法从她的口音方面下手帮她寻亲。

如今,救助站在报纸和网上刊登其消息,至今没有进展。

走失2年多 她终于找到家人

今年2月5日23时,一名自称叫张某梅的女子来到厦门市救助管理站。经过几天努力,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写出其儿子的名字、家庭住址、固话号码等。

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员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忙,但均未获得对应的信息。

几经周折后,工作人员放弃其提供的地址和固定电话,以她儿子的名字为线索,请公安部门帮忙全国搜寻同名的信息,并把疑似人员的照片给张某梅确认。3月2日,值班人员把疑似照片给她确认时,她突然笑着说:“咦,这不是我儿子吗?”

随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当地民政、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当天就联系上她儿子成某。成某表示:“她都走失两年了,我一直在找她,真的快要绝望了。”成某当天连夜赶来厦门。这次“寻亲”较为曲折,花了28天。

事后,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张某梅提供的固定电话是她家好几年前用的号码,已经没用好多年了。

声明:文章来源人民网,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金秋网立场,若侵权请联系!QQ:3071562091
随机阅读
暂无数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