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1624.8.27-1662.8.23),又名大木,38岁英年早逝,其一生所行所为,正是一棵参天“大木”。
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回望他的伟大历史功绩,昭示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兵十万气呑牛。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1657年4月,郑成功举兵北代,包围江宁府时,写下这首著名诗章。可惜宏图未遂,南返固守厦门和金门。郑成功本是抗清名将,南明皇帝赐姓朱,改名成功,人称“国姓爷”。1645年,其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父决裂,率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扩充兵力,继续抗清,成为南明后期的主要军事力量。
1661年4月,郑成功率2万多将士,战船数百艘,从金门出发,跨海征战,经9个多月浴血奋战,打败了时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结束了荷夷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收复宝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郑成功是善于和西方殖民强权斗爭的典范。他选择有利时机进兵。当时荷夷难以得到增兵,郑成功投入10倍于敌的兵力,在战役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又出奇兵,巧妙地自荷夷未设防的鹿耳门水道突入,登陆后,迅速切断敌两据点的联络,各个击破,控制全岛,一举夺回台湾。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诗言志,复台后,郑成功写下这首诗。他着眼长远,带去大批大陆移民,团结岛内各族同胞,严法纪,编户籍,办学校,兴军屯,开创了台湾“中国治理”的新开端。郑成功在台湾被誉为“开台圣王”,祭祀他的庙宇遍布台湾各地。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的自勉读书联,体现其高尚心境和人生追求。郑成功酷爱读书,深明大义,社稷至上,爱国爱民。笔者曾在厦门参观“郑成功纪念馆”,诗词文章、雄浑笔迹,都令人切感,他是一位文武兼具的囯之栋材、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值此中华崛起,风云激荡之际,面对台湾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霸权蛮横干涉,我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弘扬郑成功敢斗善斗的海上英雄精神,提高海权意识,选准时机,坚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作者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
202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