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的政和古廊桥
  作者:杨世玮  浏览:5185  发布时间:2010/11/12
冷落的古廊桥
杨世玮
    政和风光绮丽,境内群山环抱,到处充满着令人惊叹不已的神奇色彩。2009年夏末的一天,《政和廊桥》编辑组的同仁到澄源乡采风。这里的山最绿,水最清,天最蓝,空气最清新。到了大梨溪村,放眼望去,大梨溪河摇着尾巴向东奔流而去。顺水远眺,一座气势不凡,极具特色的木拱廊桥横亘在溪流之上,只见廊屋顶瓦片鳞叠平整,高低起伏极像一条长长的水波浪,也像一条卧龙横跨溪流南北两岸。这座木拱廊桥叫交龙桥,它的拱跨交错叠架,凌空飞跃,这不就是一道道彩虹?那桥屋,如廊如厝,如山如峰,如蜈蚣,如卧蚕。 
    交龙桥,又名大梨溪水尾桥,位于庆元、周宁、政和、寿宁四县交界的大梨溪村北约100米处,整座桥身呈东北、西南走向,桥东是一座狮子山,桥西是一座凤凰山。传说这两座山曾是两条龙的化身,经常交在一起在大梨溪吸水,又因是庆元、周宁、政和、寿宁四县过往的官马通道,故称交龙桥。该桥始建于何年不详,重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秋,1949年由陈荣辉、陈大振、陈大美等人为首对该桥再一次修葺。桥长27.8米,净跨14.5米,桥面宽5米,孔高6米,廊屋高4米,中亭廊高6米。两端桥堍用鹅卵石砌筑而成,桥木拱架部分由上下两层系统组成,下层为三根直径达45厘米左右的长圆木纵连成八字形拱架,俗称“三节苗”,共九组。上层用五根直径达35厘米左右的短圆木纵连成五折边形拱架,俗称“五节苗”,与“三节苗”相互穿插。在拱架的转折处置一横贯全桥的枋木,俗称“牛头”。拱木的端部与“牛头”相扣,使拱架相互联系成一整体。顶部并排有七根直径达40厘米左右的杉木构成“平苗”与“大头牛”以燕尾榫卯接,在结构上相当于梁的作用。拱架两端在桥台外壁各立一竖式木排架,木排架的上下端亦用“牛头”卯接。“三节苗”的根部做成“7”字形卡口与竖式排架下端的“牛头”接合。木纵梁两端之一端埋入桥台,一端与“三节苗”顶部以燕尾榫卯接,与“平苗”连成一体,构成八字撑拱架。桥堍上采用9根直径达40厘米的圆木与2根横串梁木用榫卯贯穿成八字形拱架,再用4组8根长圆木与4根横串梁木穿插别压,架在八字形拱架上,形成拱架,使整座桥呈弧形,然后木纵梁上平铺杉木板为桥面,再加盖桥屋,是一座典型的八字形木拱廊桥。桥屋为四柱九檩抬梁穿斗式构架,共有桥屋十三间,立柱56根,两端共四开间为石砌旱桥,桥屋中央设有神龛,内祀观音,桥西头有一座交龙宝殿,内祀临水夫人陈林李三大奶。三层雨披上雕刻有扇形、瓶形、花形、心形、葫芦形、圆形的花窗,既可通风,又可让人在桥中透过花窗欣赏桥外风景 。廊顶为人字形的单檐双坡顶,青瓦覆盖,朴素自然,中亭为四角重檐歇山顶。梁上墨书建桥时间、工匠、缘首、楹联等丰富的人文资料,但因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许多字迹已模糊不清。
关于这座廊桥的建造有一段传说。很久以前,大梨溪村有一个孝子,他的奶娘得了一种怪病。只见她脸色腊黄,四肢无力,饭也无法下咽。孝子为奶娘找过多少医生,吃过多少草药,也没能治好奶娘的病。有一天,他在狮子山上找草药,因为筋疲力尽,躺在一棵大树下就睡着了。正在这时,他仿佛眼前出现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女人,正微笑地对他说:“对面的凤凰山山顶上有一种叫‘老鼠屎’的草能治好你奶娘的病。”他一听,开心地哈哈大笑。这一笑,把自己给笑醒了,可眼前哪有女人的影子。仔细一回想,也许是观音在帮他吧。想到这里,他飞奔下了狮子山。可是,到了山脚,他又呆住了:这座山同那座凤凰山隔着二十余米宽的大梨溪,而且水流湍急,自己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他心急如焚,没办法只好跪在地上闭着眼睛向苍天祈祷,请求神灵架一座桥,让他到凤凰山上采“老鼠草”,好治奶娘的病。
一阵大风吹来,他睁开眼睛一看,眼前的大梨溪上有两条龙交在一起在大梨溪吸水,就好象架在大梨溪上的一根直径达60厘米的大杉木,刚好让一人走过。这位孝子连磕三个响头,过了大梨溪,马不停蹄地爬到凤凰山的山顶,看见石缝中正长着一簇“老鼠屎”草。他采了“老鼠屎”草,来到凤凰山的山脚。到了山脚,他再也看不见两条龙的身影。正当他焦急万分之时,从上游游来一只硕大的青蛙,将他驼到对岸后,因留恋大梨溪村的优美风光,就在此戏水玩耍,故有岩蛙戏水一景。而孝子回到家,把“老鼠屎”草熬成汤,给奶娘喝下。说也奇怪,奶娘喝完药,就能下地走路了。没过两天,奶娘就能下田干活了。
奶娘知道观音菩萨帮助她治病的情况后,感恩不尽。于是,她带着孝子四处化缘。半年以后,他们用化缘来的钱买来木头,石块,请木匠师傅在大梨溪上建造了这座八字形木拱廊桥,方便行人行走。还在桥中设一神龛,内祀观音,以报观音的救病之恩。
这座独具特色的八字形木拱廊桥,就像长虹卧波。大梨溪中的岩蛙正在戏水,它们成了大梨溪村的十景(龙池宿蝎、凤岗楼云、长江束带、长虹卧波、岩蛙戏水、石狮朝阳、福真宝刹、新亭关建、古树卫乡)中的两大景观。
走过古廊桥,有一条石板路,是一条古驿路,蜿蜒曲折,清一色的石板路,石板路面都被鞋底磨得溜滑、光洁的呢。也许是好久无人光顾的缘故吧,路两边长出的草木好多路段已经勾肩搭背了,循着石板路,一会儿就爬上了“狮子背”, 狮子背上有点空旷,远近的鞭炮声、车鸣声隐隐传来,衬托得出奇的静。古诗描写的“鸟鸣山更幽”,对于饱受城市喧嚣的我,此刻真正感受到了古诗的精妙绝伦。 
    约莫两三华里,就从南面走下狮子背,只见山脚下的河面上还有一座石拱桥。因为是在田畈上有河堤,然后从河堤上突兀而起,足可以用雄伟来形容。拱桥净跨度二十多米,拱高十几米,桥宽七八米,桥身上攀着坠着密密的常青蔓藤和草木,还点缀着零星的小花。这座石拱桥历经风霜,风姿不减。因此,我想不用渲染,谁都可以想象出它的俊美不凡。 
    这古老的廊桥在当地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们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生活,是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功勋的。这一点,从那溜滑光洁的石板路可见一斑。尤其是上岁数的老人们,更是记忆犹新。那时不管是当地人,还是毗邻的庆元人、周宁、寿宁老表们,大都是通过这古老的廊桥,搞活小农经济,或者走南闯北,通江达海的。大梨溪村一位年将九旬的老乡亲给我们炫耀起他们那时代的人了不起,每年大多数日子,都要打着灯笼火把,肩挑背扛一些土特产,或者竹木材通过这古老的廊桥到庆元、周宁、寿宁出卖,再回家赶吃早饭干活。那时代的人是否真的了不起,另当别论,但古廊桥昔日的繁荣和重要不可置疑。 
    可惜的是,斗转星移,乾坤骤变,风光不再。 
    新中国成立后,到处大搞交通建设,修公路,建桥梁,路通行畅,古廊桥的地位日落千丈,陡然变得无足轻重了。改革开放以来,奔小康,村村油路通,各类车辆的迅猛普及,古廊桥更是闲之一隅,无人问津,简直冷落之至。 
    古廊桥如此冷落,但对于寻思安静之所的我,却如获至宝,沾沾自喜。我坐在古廊桥的座椅上,心想:如果置一桌椅,躺着品茗、看书,或者听乐、养神,该是多么怡然自得啊! 
桥底下河水不息而流,桥身上蔓藤不屈而长,仿佛想奏一曲欢歌,争一番繁荣,藉以掩饰拱桥的冷落。但无论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了时代的沧桑巨变。
通讯地址:福建省政和县老年大学  杨世玮
联系电话:13850950907
下一篇:东平酱油情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