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年1月份国家民政部的统计: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勉强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民办养老机构不足9%,所以业内有人形容民办养老机构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特别是一些贫困边远山区,地方经济比较困难的县市,养老机构要盈利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有的养老机构只能长期靠“副业”来补充、来维持。
以建瓯养老中心为例,该院占地61亩,一期建筑拥有360张床位,目前已入住100多位老人,由于准备2期建设及硬件改善,尽管“省吃俭用”,持平都感到十分困难。好在养老中心的老板有传统骨科的手艺,而且传统骨科在建瓯、在闽北享有盛誉,靠这一块的收入补充才略有盈利。但硬件的改善又使他们囊中羞涩,养老中心的发展、步伐一直迈不大。究其原因:除了利润空间小之外,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民营养老机构共性的问题
1、 政策难以落实: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除了一次性的建设补贴,还有床位补贴,税收减免、水电优惠……然而在一些地方,从政策到落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有的政府出台的政策与资金没有匹配,有的地方审批程序复杂,申请标准不明确等,这让养老院既非常郁闷,又哭笑不得。
2、 高风险的代价,由于资金困难,不能聘请足够的护理员,有时造成护理跟不上,造成老人不慎跌伤,晚上坠床……引发各种意外,有些家属狮子口大开,漫天要价,使养老机构雪上加霜。养老机构常常处在被敲诈、勒索的尴尬境地。
上述这些困难和原因,也成为社会力量、民间资本不敢染指养老机构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