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饭
  作者:陈有芳  浏览:2873  发布时间:2016/2/5


近报载,南昌“华东交大”为每名大四毕业生,发放一只瓷饭碗;寓意学生们走出校门,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一碗饭”。这别开生面的毕业礼物,不由勾起我的一段回忆。

“一碗饭要端得久。”1961年9月16日,我自平潭一中应征入伍;父亲送我到县城临别时,嘱咐了这句影响我一生、至今难以忘怀的话。这朴索的农人之语,蕴含着励子深意;你旣然从警了,就要做好这份工作。

入伍后,我调动频繁。先是自县公安队调往偏僻小岛屿头派出所,又调到大岛苏沃、伯塘、流水、城关等派出所,后来又调到县公安局。由于内勤工作认真负责,我屡被调往新单位整理档案、加强内勤工作;搞得差不多了,就被又换了一个单位。其间历时19年,先后调动了七、八个基层单位。我始终任劳任怨、不讲假话、空话,一心扑在工作上。

文革中,我曾被调离公安机关一段时间,下放农村当“宣传队员”。当时风传要清冼“表现不好”的公检法人员,我也做好回乡的思想准备,甚至筹办了农具等。一次回家,就对父亲说:“爸,这碗饭,我可能端不久了”。当时,率队在江西抚州支左的胞兄,为部队脱围事,在与造反派交涉中,被打成重伤,住院治疗;年迈的父亲出于对时势和子女的担忧,说:“外面这么乱,回家种田寻海(捕捞)不也是‘一碗饭’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深明大义的父亲,显然改变了对‘一碗饭’的看法,更希望子女能回到他的身边,过着简朴安稳的农村生活。殊不料,9.13事件过后一年多,我又被调回了公安机关。

1987年1月18日,父亲以82岁高龄去世。旧社会,父亲深受兵匪霸欺压之苦,曾从侵华日机的炸弹下死里逃生。解放后,父亲3次当选县劳动模范。父亲渔农兼作,为人忠厚,守法安分,以勤劳著称闾里,一生不知流下多少汗水,常是走路带跑,成为子女的楷模。我和胞兄俩,在部队和警营,共被记功11次;2001年5月,我还获评省“五一奖章。”我从基层逐级调往省级公安机关工作,直至2005年离岗,终于实践了父亲“一碗饭要端得久”的期盼。

普天之下,人先要吃饭,才能做事;但这道理,却并非人人皆知。君不见,把“碗”砸了,吃不上“饭”,甚至连返乡务农的资格都被取消者,还少见么?可见要端好人生的这碗“饭”,也确非一件易事。上述为毕业生发碗的做法,显然亟具内涵,深寓励志创意





随机稿件
暂无数据!
上周冠军
人气:0,发布文章:0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上留言 | 通讯员 | 我要投稿 | 稿件列表 | 在线咨询 | Rss订阅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63号老干部局大院15号楼四层 闽ICP备2023017563号 邮箱:jq368@163.com
Copyright © 2013 《金秋》栏目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微信公众号